“利用森林、湿地、草地碳汇资源和生态品牌,探索建立环境交易平台,推进碳交易试点。”今年,代省长骆惠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碳汇”“碳交易”等新名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所谓“碳汇”,是指从空气中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与“碳汇”相对应的概念是“碳源”,它是指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为了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该议定书确定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鼓励各国通过绿化、造林等形成的“碳汇”抵消一部分工业源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碳源”。由于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成本是发展中国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开展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将项目产生的“碳汇”额度用于抵消其国内的减排指标。由此形成的市场就是“碳交易”。
国内第一例、全球第二例林业碳汇交易发生在云南省腾冲县。2005年,在当地一个农场的带动下,一群农民开出了7000亩荒山种树。两三年后,美国好几家大公司和个人买下了这些树形成的“碳汇”。按30年计算,7000亩森林能吸收15万吨二氧化碳,每吨10美元,全部卖掉这7000亩森林的“碳汇”,当地农民能收入150万美元,约合1000万元人民币。
研究结果初步证实,除了高原林地和高原湿地,仅青藏高原的草地生态系统,每年的碳固定能力就达到1000万吨。通过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逐步恢复高寒草地、高寒湿地和高原林地,还可以使原来的“碳源”功能转变为“碳汇”功能。如果通过努力,将高寒草原和高寒湿地也纳入全球“碳交易”市场,我们可以预期,“种草种树”就可以形成可观的生态保护资金。
上一篇:大事件回顾:中国第一笔碳汇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