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录 | 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碳汇交易 > 草原碳汇 >

退耕还林(草)工程提高土壤碳汇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14:54:27  来源:西北林业科技大学

6f45cc50015dd32a7c0e4a6af2230db7.jpeg


我国于1999年启动了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


  为了研究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固碳效益及动态特征,探讨不同土层深度土壤碳储量的时间动态特征及其耦合关系,揭示影响土壤碳储量动态的驱动主要驱动因子,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邓蕾在上官周平研究员的指导下,通过对收集到的与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直接相关的 135 篇已发表文献数据(包括181个样点844个样本数据)进行 -analysis 分析,在生态学、环境科学和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国际著名刊物全球变化生物学(影响因子6.91)上在线发表了关于退耕还林与土壤碳汇方面的研究论文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土地利用与土壤碳库变化。其主要成果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长期来看,退耕还林(草)对土壤碳储量显著增加了土壤碳储量;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1米土层土壤碳储量在退耕初期(小于5年)逐渐减少,然后才开始表现为碳汇(大于5年);


  第二,上层土壤(0–20厘米)固碳速率高于下层土壤(20–100厘米),退耕后,乔木林的固碳速率虽低于灌木林和草地,但是能获得较持久的固碳能力;森林类型(常绿和落叶/针叶和阔叶)对土壤固碳量影响显著;


  第三,退耕年限是影响土壤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因子,而年均温和年均降雨对土壤碳储量影响不显著,但退耕前(农田)土壤碳储量越高,退耕后土壤固碳速率越低;


  第四,推算出我国退耕还林(草)后0–20 厘米土壤有机碳储量以0.33 Mg ha-1 yr-1的速率积累,而1 米土壤有机碳储量以0.75 Mg ha-1 yr-1的速率积累;明确了退耕后1米 土层土壤固碳量与0–20 厘米土壤固碳量的转化关系,0–20 厘米土壤固碳量大约占1 米 土层土壤固碳量的40%。


  由此表明,大尺度的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将会显著提高我国的土壤碳汇能力,该研究结果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效应评估、我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估算、全球碳循环建模等工作提供了参考。


作者:李出清责任编辑:朱子桐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品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