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由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漠河林业局前哨、古莲、金沟等8家林场组成的绿色产业联盟集中开张,特色餐饮、广告公司、大型超市、洗车行等13个产业项目集聚在一条街,丰富的业态吸引了旺盛的人气。
漠河林业局近年通过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打造“一场一品、一场一特色”示范样板,发展“国营产业联盟”“旅游服务经济”“网红打卡地”,逐渐形成产业矩阵,实现绿色生态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高效发展。
“转思想、转思维、转思路”,正引领着大兴安岭林业集团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各林业局、林业职工,打破产业发展“单打独斗”思维。阿木尔、漠河、图强、呼中强强联合,携手打造“中国最北森林旅游带”,与国内多家旅游企业签订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北部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框架合作书》,完善图强龙江第一湾景区建设项目,阿木尔北极岛、萨布素军马场提交晋升3A级景区项目,推进呼中小白山景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逐步形成大兴安岭北部区域一体化旅游发展新格局。
职工不分男女,体制不分公私,规模不分大小,区域不分内外。只要依法依纪依规,就可以放手干事创业、增收致富。这是大兴安岭林业集团遵循的绿色产业发展之道。
8月,加格达奇林业局那都里林场林间草甸上,驴子在午后阳光下悠闲地啃草,森林马任性地撒欢儿。
那都里林场场长王兴发介绍道,2020年,采取“林场+管护站+合作社+职工”模式组建产业联合体,以林场主营、职工入股、年末分红方式经营养殖森林马。目前,联合体养殖森林马存栏207匹、驴22头,预计利润可达35万元,年底准备出售50匹森林马给入股职工分红,让职工过个“幸福年”。合作社带动了加格达奇林业局57名职工参与养马902匹,市场价值1200余万元。
张洪祥是韩家园林业局贮木场老职工,在养牛路上悉心摸索。去年,他和老伴儿在放牧、饲养自己家肉牛的同时,办起了“托牛所”,林业局17名职工群众400多头肉牛托付给老张管理,每年“托牛费”收入不菲。
产业兴旺,让古老“黄金驿站”上的十八站林业局焕发出勃勃生机。目前,38类、600余个品种商标注册“十八驿”品牌,从包装设计、营销渠道统一规范。“十八驿”牌大豆油和面粉,在第11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优质产品奖和创意产品奖。
在品牌的带动下,“矿业、林农北药产品加工、畜牧养殖、生态旅游和种苗繁育”五大产业茁壮成长,撑起了“企业增收,职工致富”的一片天地。2020年,十八站林业局“五大产业”产值3805万元,职工年平均增收过万元。
韩家园林业局以“产业资源共享、加工车间共享、产品品牌共创、绿色产品共销、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原则,与森达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探索代工合作、项目合伙等模式,建立利益分配机制,以合同契约保障各方权益,先后与26个单位、16家合作社,180余名林区职工建立合作关系,走山产品精深加工、高端产品路线。
“从共享车间组建至今,已加工坚果、食用菌、森林蔬菜74吨、代用茶80万盒(袋)、蜂蜜25吨。全局绿色产品加工率达63%,商品率达58%,产品精深加工比例达32%以上,产品附加值平均提高50%以上”。韩家园林业局副局长许宗学介绍。
“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不干,赔本赚吆喝的不干,职工不受益的不干”。加格达奇林业局按照集团公司绿色产业发展“三不”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牧草经济、山野菜经济、森林道地药材、生态旅游、特色养殖、技能服务经济六大产业渐成规模。
72万亩宜牧草场,与长春天怡养殖场、内蒙古铭锐草业签订牧草合作协议。林场职工采集老山芹、四叶菜等山野菜,与北京东城簋街餐饮商会研发山野菜菜品,已销售23.4吨,实现利润16.95万元。林业局还建立森林药材人工种植基地1.8万亩,野生中药材种质种源保护培育基地8万亩,种植金莲花5500亩。与晶珠藏药集团、华润三九药业等药企合作开发优势药材资源,建设“中国森林药谷”。
加格达奇林业局规划实施“一心、两轴、三环、四区”,打造大兴安岭旅游南部功能区核心旅游目的地及自驾游集散地。今年以来,全局旅游综合性收入超过60万元。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产业发展处副处长石雪峰表示,2021年1月-7月末,集团公司林业绿色产业产值达2.12亿元。
下一篇:东北林产品交易所即将落户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