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录 | 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融媒 > 地方传真 >

吉林市:打造美丽吉林的生态样板

发布时间:2021-10-07 09:14:09  来源:吉林日报

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的生态强市。吉林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省委生态强省决策部署的战略要求,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吉林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坚持改革驱动和创新发展,坚持让生态文明成果更好惠及民生,统筹生产力布局、国土空间布局、生态功能布局,深度挖掘生态资源优势,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构建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环境、生态安全、生态制度“五个体系”,努力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立足绿色生态 让城市更美丽


天蓝、地绿、水清、景美,吉林市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发展融入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绿色低碳发展,增加民生福祉。在船营区翠江锦苑西区的停车场内,最近多了不少充电桩,这可乐坏了新能源汽车车主徐晓雪。她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就是充电太不方便了。这下可好了,不用再从家里拉线充电了。”


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用户充电难的问题,国网吉林供电公司投资建设停车场充电桩和居民充电桩30处。该公司发展策划部主任于远志表示,未来供电公司将逐步增加停车场充电桩,还要在高速站点、商业区进行布点,已方便市民使用。


针对老旧小区出现的脏乱差等“顽疾”,吉林市探索城市治理的长效机制,靶向性更强。


龙潭区鹏程花园小区近日经过改造焕然一新。作为弃管小区,私搭乱建等各种“疑难杂症”并发。面对这些老大难问题,吉林市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将增加燃气管道、增设停车泊位、补植绿化等8项居民最关心的诉求纳入改造内容。居民张宝琴说:“改造后,街道干净整洁,车辆也摆放整齐了。”


对城市“体检”反映的问题,吉林市由政府和百姓共商“开良方”,打造城市有机更新的新范例。在去年改造完成28个老旧小区的基础上,今年又计划对58个小区进行改造,目前已全部开工,力争年底前完工。


治理生态系统,打造幸福城市。吉林市积极查找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以问题为导向,对症下药。


龙潭区的北大沟,曾令周边居民深恶痛绝。“十三五”期间,吉林市把其列入建成区“九河一湖”10个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之一,规划设计“物理隔离、有限开挖”的改造方案,如今实现了水体的长治久清。附近居民杨薇说:“改造治理后,空气清新,岸绿景美,我们都喜欢在这里散步。”


如今,吉林市越来越多的城市边角地变成了居民欢声笑语的幸福地。


“七边”环境治理 让城乡更宜居


2020年,吉林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实现了城市品质的全面升级。


今年以来,吉林市按照干净、整洁、规范、美观的标准,在全域创新开展城边、镇边、村边、路边、河湖边、林边、田边环境卫生治理行动,清理垃圾、柴草、野广告、违章建筑、安全隐患和占道经营六类问题,全力整治城乡人居环境,形成一批新“靓”点,为百姓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今天的城市,您满意吗?”在广泛开展的城乡“七边”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中,很多市民通过多种方式,对大到交通环境满意度,小到社区配套服务是否充足,提出需求和建议。


吉林市顺应民心,科学谋划,以“整体推进、突出精细”为抓手,将“七边”工作不断引向纵深,城乡卫生环境得到了切实改善。


乡下道路通畅了,村屯“颜值”提升了,田边林边美景多了,城市居民下乡郊游、外来游客观光的人数也大幅增加,形成了“以农兴旅、以旅强农、农旅互促”的良好发展态势。2021年上半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658.29万人次,同比增长239.73%;实现旅游收入49.5亿元,同比增长269.68%。


聚焦污染防治 坚持标本兼治


大力整治大气、水、土壤污染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吉林市集中攻坚制约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煤烟型污染、秸秆露天焚烧、城市扬尘、机动车污染等突出问题,实施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和水安全保障“四大工程”,加强土壤重点监管企业管控和建设用地流转管控,取得显著成效。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扎实开展工业企业治理,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力争2024年所有产污环节实现超低排放。稳步推进机动车污染治理,在进出主城区主干道上,安装了柴油货车黑烟抓拍点位12个。强化秸秆禁烧管控,细化秸秆管理体系、责任体系、重点任务等内容,对秋冬季秸秆禁烧将起到重要作用。


水污染防治方面。按照“一河一策”原则,逐一研究论证黑臭水体整治方案,详细论证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技术措施,兼顾行洪安全及景观建设,实现综合治理。加强重点断面及河流水质监督管理,落实“四个第一时间”管控机制,对7个重点国考断面加密水质监测、溯源分析、督查整治,对19个国考断面开展调度、通报、预警、提示、督办,推动不达标断面落实整改措施。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行动,巩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成果,加强黑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管控行动,加强农业废弃物和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工作,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落实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试验126个,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面积1260亩,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面积4万亩以上。


生态强市,未来可期。到2025年,吉林市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实现显著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能耗总量和强度实现“双控”目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完备。


到2035年,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后稳中有降,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绿色生活方式普遍形成,生态经济成为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走在全国和全省前列,美丽江城建设目标高质量实现。


123.jpg

作者:李婷 张添奥责任编辑:齐琪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品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