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长白山脚下的通化,拥山川生态、揽江河之美,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立体宝库"。
这里山峦叠嶂、林木葱茏,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为人参等野生药用植物提供了"沐日月之精华,得山水之灵气"的沃土。
作为我国人参文化的发源地和优势人参核心产区,近年来,以人参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人参特色小镇、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在吉林省通化市相继落户,人参规范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品牌建设及推广、科技研发等取得了长足进步,人参产业实现蓬勃发展。2022年,通化全市人参产业实现产值317.4亿元、同比增长5.8%。
优势资源禀赋筑牢坚实产业基础
通化1313万亩的林地面积,67.3%的森林覆盖率,丰富的有机质含量,适宜的积温、降水,赋予了人参产业发展的天然优势。集安人参产区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柳河县被誉为"中国野山参之乡"。
近年来,通化市主动融入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战略,助力全省打造千亿级人参产业。通过在全国率先调整优化人参种植结构、大力推广科学配套技术,全面推进人参标准化种植,全力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夯实"长白山人参"核心产区基础。
目前,通化全市非林地人参留存面积5.5万亩、占全省的37.2%;林下参在山面积36万亩、占全省的29.6%;鲜参年产量1.3万吨左右、占全省的37.1%;累计创建"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基地91个、居全省第一位。集种植、加工、科研、流通、监管、品牌、文旅"七位一体"的人参产业发展集群已经形成,人参产业发展有资源、有基础、有规模、有潜力。
加快集聚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近年来,集安市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人参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仓储物流及市场营销体系、加快完善科技支撑体系、注重人参文化及品牌宣传、完善建设运行机制,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加强产业优势。
通化县围绕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市场流通、科技创新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计划投资20亿元的通化快大人参产业园,种植、加工、销售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已基本构建,人参市场交易板块、人参仓储物流板块、人参精深加工板块、人参文化旅游板块、人参电商营销平台、人参标准化种植基地等正有序发展。
柳河县积极打造"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相关企业为龙头,走"基地+文化+产品+品牌"的深加工之路,呈现出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态势。
据统计,全市现有人参加工企业450余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户、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5户、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4户、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1户。全国A股上市人参题材2户企业全部坐落在通化,产品涵盖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生物制品五大系列、800多个品种。通化县被国家认定为"人参全产业链典型县",集安、通化县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分别被认定为国家和省级产业园。
布局多元业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通化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探索人参产业园区化、片区化、示范区化发展新路径,协同推进电子商务、参旅融合多元业态共同发展,使得人参产业的发展韧劲更足、市场竞争力更强。
目前,通化快大、集安清河两大人参交易市场,涵盖产品展销、电子商务、科技研发、生产经营、合作交流等多种功能,形成了线上线下协力发展的人参交易集聚地,年交易额近百亿元。
从传统到多元,通化不仅成为了全国人参交易的集聚区,更成为了感受历史积淀、体验传统文化、见证产业发展的首选之地。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在通化零距离、全方位地接触人参、了解人参,"参""旅"融合的无穷魅力尽情展现。"拜长白山神、寻绿野仙踪、淘物华天宝、品人参盛宴",一条康养之路,打造起通化"参""旅"融合发展新名片。
如今,通化正全力推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把人参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优势产业,为绿色转型、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篇:石山变金山 石门无患子丰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