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录 | 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融媒 > 生态文明 >

“三明实践”的林业样本

发布时间:2020-12-25 14:53:29  来源:林草价值网链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先后11次深入三明调研,遍访了三明的山山水水,16次作出重要指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1997年4月11日,习近平在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调研时的嘱托言犹在耳。

  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这份沉甸甸的嘱托与期盼,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福建林改等重要指示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促进“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林业改革发展的多项措施率先在三明开启实践,并走向全省走向全国,成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森林环抱 记者 黄海摄

 

  生态利民——守护好绿水青山

  三明市“八山一水一分田”,森林覆盖率高达78.73%,先后荣获中国“绿都”综合评价第一名和“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为福建森林覆盖率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作出了重要贡献。成绩的背后是林业人辛勤的汗水。

  生态优先,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不能砍了,林农的利益怎么保障?

  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永安市、沙县等是首批省级试点县,采取直接赎买、租赁补助等方式,提升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的生态功能,破解生态保护与林农利益的矛盾。从首批省级试点县出发,经过几年努力,福建省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工作不断增量拓面,省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89亿元、累计完成赎买等改革37.9万亩,占省政府下达“十三五”期间总任务的189.5%。赎买改革作为福建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创新经验向全国推广;2018年,“鼓励地方在重点生态区位推行商品林赎买制度”写入中央1号文件。

  群山逶迤,林海莽莽,森林资源监管难度大怎么办?

  创新巡护管理机制。三明探索建立以“乡聘、站管、村监督”的模式为主,政府为全市基层林业站、生态护林员配套手机APP、GPS、无人机等智慧化管理设备,实现森林资源管护全覆盖。“利用无人机等智慧化设备,管护效率可能提高六七倍,全程无死角盲区,甚至难以到达的陡峭山崖也是一览无余。”三明市槐南林业站站长陈磊介绍。

  “十三五”期间,福建累计投入1.17亿元用于906个林业站的标准化、服务能力等建设,共聘用天然林、公益林管护人员1.6万人。

  三明部分地区还对其进行了升级管理,改变了林业站单打独斗、力量不足的局面,即成立专门的管护公司。永安市金盾森林资源管护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公司与他人合作开发的金盾森林智慧生态巡检平台系统软件,不仅实现巡防队员无纸化智能化日常考勤管理,还实现对森林资源保护“大数据”管理,可以实时进行调度,迅速有效处置突发事件。

  改革惠民——资源变成“活”资产

  引入“源头活水”,着力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成为三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实现路径。三明以深化林改为切入点,率先开创林业金融创新多个样本,实现了森林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

  样本一:创新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成立具有收储、服务等功能的林权收储机构12家、注册资本共计4.3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建立资产评估、森林保险、林权监管、快速处置、收储兜底等“五位一体”的林业大额贷款和“银行+村合作基金+林农”的林业小额贷款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银行放贷积极性。

  样本二:创新普惠林业金融产品。

  在全国首推15-30年期的“林权按揭贷”和具有第三方支付功能的“林权支贷宝”新产品,累计发放贷款8.4亿元。创新提出并全面推广“福林贷”“益林贷”等林业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15亿元。“福林贷”等普惠林业金融产品由三明推广至全省,并被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等三部委联合发文推广,走向全国。目前,全省累计发放包含“福林贷”在内的“闽林通”系列普惠林业金融产品贷款80.27亿元,受益农户7.3万户。

  样本三:探索林权证券化改革。

  在全国率先开展以“合作经营、量化权益、市场交易、保底分红”为主要内容的林票制度改革试点,鼓励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与村集体、林农个人合作经营现有林或出资出地造林,由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按村集体、林农个人占有份额制发具有收益权的林票,并赋予林票交易、质押、兑现等权能。目前共有117个村参与、面积7.7万亩,制发林票总额7529万元,惠及村民1.4万户5.7万人,人均获得现值527元的林票,试点村每年村财也可增收5万元以上。

  产业富民——产业形成大格局

  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模式改革,着力解决“产业怎样兴”的问题。三明市共有规模以上林产工业企业454家,培育中国名牌产品10个、省级品牌86个,2019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155亿元,全市农民人均涉林纯收入达509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7%。

  创新“长短结合”发展模式。既抓笋竹、油茶、花卉苗木和以林药、林菌、林禽为主的林下经济等周期较短的特色富民产业,又抓杉木大径材、国家储备林、珍贵用材树种等周期较长的高价值产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企合作、农企双赢”模式,挖掘林地生产力,促进增产增收。泰宁县丹崖农业科技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泰宁特有的丹霞地貌优势,带领农民种植崖壁铁皮石斛,产品十分畅销,年产值超过3亿元,在悬崖峭壁上打出一片致富新天地。泰宁县仅铁皮石斛种植生产经营单位就达8家,带动500户农户种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近千人。

  创新“龙头带动”发展模式。通过百亿县(市)拉动、龙头企业带动、项目招商联动、科技创新驱动、商标品牌驱动、干部合力推动等“六轮齐动”举措,改造提升林产加工业。特别是作为全国唯一的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三明市充分利用对台区位优势,培育了林博会大平台,从2005年起已连续举办16届,近4届签约项目331项、总投资860亿元,有力推动了海峡两岸合作和现代林业发展。国家林业标准化企业建宁孟宗笋业以优良的笋干深加工技术和高品质、高膳食纤维的产品特点获得各方好评,产品畅销13个国家。孟宗笋业打响了建宁闽江源天然有机笋品牌,不仅让农民在笋加工企业打工赚到了钱,还提高了农民自家笋的价格与销量,有效带动了农民发家致富。

  创新“生态产业化”发展模式。积极投入全省“百园千道”生态产品共享工程、“森林旅游千亿产值”工程建设,依托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发展生态旅游产业。2019年共接待游客3900多万人次、实现收入750亿元,生态旅游产业成为林区经济的新增长点。同时,打造森林康养基地,福建省林业局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全力支持三明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2020年,三明各基地康养人数达13万人次,实现营业额1.25亿元,森林康养呈现出由点到面、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到三明,与森林约个会,成为省内外客人在炎炎夏季的首选。泰宁的“耕读李家”森林康养基地,通过组建扶贫开发促进会,盘活资金、盘活资产、盘活资源,农民变成股民、民居变成民宿、农民手艺变成资金收益,2019年接待旅客8万多人次,带动村民全年户均增收5000多元。

作者:陈科灶 刘建波(中国绿色时报)责任编辑:林草椅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品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