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在重庆市召开开发性金融支持林业生态建设现场推进会,山西与重庆、贵州、河南等省(市)在大会上作经验交流。
山西深处中国腹地、黄河岸边,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山西林业生态扶贫项目应运而生。项目从2016年开始酝酿、2017年统筹谋划、2018年全面提速、2019年落地,历时4年。项目总投资174亿元,申请国开行贷款62亿元,贷款期限30年,目前累计发放25亿元。建设规模涉及1628万亩林业工程,包括退耕还林358万亩、生态造林870万亩和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400万亩。
林业生态扶贫作为山西首个省级PPP项目,发挥了良好示范作用,项目每年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5.23万人。国开行山西省分行多措并举“注资”推进项目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孵化项目
“十三五”以来,山西造林面临资金缺口较大。一方面,造林成本逐年增加,考虑生态补偿脱贫的要求,需要适当提高造林标准;另一方面,中央补助有限,省级财政短期内无法全额负担。初步估算,将造林标准从500元/亩提高到800元/亩,同时,退耕还林补助从1600元/亩提高到2300元/亩,加上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的实施,资金缺口近70亿元。
在这个关键节点,国开行山西分行主动对接,提出整合中央省级资金,通过发挥开发性金融中长期融资优势补齐资金缺口的思路,得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充分认可。经调研论证,形成了涉及总投资174亿元的项目推进方案。其中,中央资金71亿元、省级资金22亿元,社会资本9亿元,贷款72亿元。
构建方案
林业生态扶贫项目原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施。2017年,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叫停后,该项目融资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在当时的政策环境下,PPP 虽然是政府类项目通过市场化融资的唯一合法渠道,但林业生态工程属于全额政府付费项目,PPP 能不能做?做了是否新增政府债务?有很大争议。
在这个背景下,经分行对国家PPP政策涉及的30余份文件,全面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后,郑重向山西省林草局(山西省原林业厅)提出省级PPP融资方案的建议,得到积极响应。随后,分行会同省林业厅,向省财政厅、省发改委,以及省领导、财政部进行了多轮政策沟通和汇报,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彻底消除了各方对项目实施的政策顾虑。
落实主体
在对PPP模式达成共识后,选择合规合适的社会资本成为关键的问题。一方面,根据PPP有关文件精神,本级政府所属融资平台及其他控股国有企业不能作为社会资本;另一方面,林业生态扶贫属于公益性项目,自身难以产生现金流,按照完全市场化方式运作,必将增加项目投资成本和管理成本。
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经与林草局、财政厅反复沟通,确定了以山西辖内11个地市推荐的国有企业为主体构建社会资本联合体的方案,并经过法定程序,顺利中标。
强化服务
山西林业生态扶贫项目涉及9个国有林场、98个县(市、区)、2300多个造林合作社,是一项覆盖全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把好事办好,在组织推动上,分行与省林草局联合成立了项目领导组和工作组,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在项目实施中,联合借款人和省林草局印发了《项目管理办法》,理顺“借、用、管、还”;在贷款使用上,结合项目实际制定《资金管理办法》,解决了财政资金与贷款资金配套使用、预付造林资金等具体问题。特别是在2020年脱贫攻坚全面收官的关键时期,分行会同省林草局、项目公司赴地市举办21场专题培训,有力推动了项目进程,得到地方政府、客户的一致好评。
国开行山西省分行在支持山西林业生态扶贫项目中成绩突出,获得山西省2020年脱贫攻坚创新奖。
上一篇:绿的力量
下一篇:退耕还林还草综合效益不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