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录 | 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融媒 > 时评观点 >

争相建设公园时应谨防形成新的生态风险

发布时间:2022-12-23 09:46:37  来源:中国环境网

  据报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出现争相建设公园等苗头性问题,个别省份甚至提出“一县一湿地、一县一公园”的目标,出现“重建设轻保护、重开发轻修复、重景观轻生态、重节点工程轻系统治理”等倾向。


  景色优美的公园可以为城市添彩,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但公园建设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不切实际地一拥而上,就有可能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风险。缺水是黄河流域很多省份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打着生态保护名义建设的景观公园,就可能成为生态破坏的元凶。正如报道中提到的,一些公园“湿地不湿”,靠人工建设增加湿地面积,不得不进行生态补水;有的公园挤占河道、堤防、行洪区、防洪设施,影响行洪和防汛。


  类似问题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也曾被发现。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发现,河南省郑州、开封等地不顾水资源禀赋,以引黄调蓄灌溉、民生供水为名,大量引用黄河水搞“人工造湖”,进一步加剧当地水资源利用的严峻形势。今年3月,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进行督察反馈时指出,2020年自治区排查出26个“挖湖造景”突出问题项目,但地方推进整改不坚决。自查清单外,仍存在违规建设人造景观问题。


  不仅在黄河流域,全国仍有不少地方热衷“挖湖造景”,以生态保护之名,行生态破坏之实。自然资源部不久前通报了2021年耕地保护督察中发现的45个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其中侵占耕地挖湖造景问题17个,涉及14个省份。


  为什么中央三令五申,顶风违规者仍屡见不鲜?归根结底,是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理解不够全面准确,催生了不正确的政绩观。至今仍有个别地方领导干部将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建设生态公园、生态景观,认为公园数量多少是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将生态文明建设功利化、工程化,曲解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本意。


  近年来,黄河流域各地政府越来越重视生态治理工作,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地方政府密集实施生态治理项目,生态公园、绿色廊道、文化展馆等成为重要的工作抓手。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造城市地下管网等工作相比,公园建设的风险小、展示性强,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显眼的“政绩”,这也让不少地方热衷于公园建设。但生态公园等项目的建设应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进行,盲目生搬硬套可能适得其反,加剧原本就紧张的水资源形势。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要国家战略,容不得一丝一毫的跑偏走样。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从地方实际出发,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和保护,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路径。


  此外,各地在发展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严格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要求,把水资源作为建设发展的前置约束条件,进一步强化水生态空间管控。建立健全公园等项目建设审批和监管长效机制,坚守法规底线,杜绝违规审批、未批先建等行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适度的公园建设可以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休闲游憩之地,但须谨记过犹不及,脱离实际盲目造景可能带来新的生态隐患。


QQ截图20221109201848.jpg


责任编辑:蔡晨霞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品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