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
中国林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善了中国生态状况,也为全球的生态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中国森林覆盖率已由8.6%增加到18.21%,人工林面积达到8亿亩,居世界第一,在世界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情况下,中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
松香、木材、竹制品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全国林业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到2008年中国林业总产值达到1.33万亿元,松香、木材、竹制品、人造板等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同类产品世界贸易总额的18%,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70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三北”工程——开展最早的生态建设工程
1978年,中国政府决定在中国西北、华北、东北延绵4480公里的风沙线上,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这项规划造林3508万公顷的工程,成为中国开展最早、历时最长的生态建设工程。目前,已累计造林2446.9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0.51%,生态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退耕还林工程——世界上投资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生态建设工程
近10年来,中国政府相继启动和强化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沿海防护林、长江防护林、平原绿化、防沙治沙、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保护、石漠化治理十大生态建设工程。其中,退耕还林工程总投资将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目前已投资1961亿元人民币,完成造林2687万公顷,成为世界上投资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生态建设工程。
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好的植树运动
我国从1981年起开展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至今已持续了28年,累计115.2亿人次履行植树义务,植树538.5亿株,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好的植树运动。
陕西退耕地还林居全国之首
陕西地处西部,是全国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1997年,江泽民同志作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重要批示。1999年,朱镕基同志来陕考察提出了“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十六字综合措施。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10年来,全省共完成退耕还林3000多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528.8万亩,占全国退耕地还林总任务11%,位居全国之首。
四川省大熊猫种群数量、栖息地面积和人工圈养数居全国第一
经过多年的努力,四川大熊猫保护成绩卓越。四川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出现大幅增加,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11个增加到目前的40个,总面积达221万公顷。全省现有10个市(州)33个县(市、区)162个乡(镇)有大熊猫分布,有野外大熊猫数量1206只,占全国的76%;有大熊猫栖息地面积177万公顷,占全国的77%。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栖息地面积居全国第一。其中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大熊猫143只,居全国保护区之首。
国际竹藤组织——首个总部设在中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1997年11月17日,国际竹藤组织在北京正式成立,该组织由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率先发起,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首个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于1982年在原湖南省大庸县张家界国有林场基础上建立,总经营面积5000公顷,是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
公园地处中亚热带气候区,高山峡谷,森林茂密,具有独特的森林小气候,年平均气温12.8℃,夏天平均最高气温16.8℃。这里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身临其中,人体感觉特别舒适,是休闲避暑的理想胜地。
公园自然风光以峰称奇、以谷显幽、以林见秀,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之美称。目前年均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
我国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首次实现净减少
国家林业局于2003年11月至2005年4月组织了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绝大部分省区治理面积大于破坏面积,全国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
世界首部防沙治沙法
2001年8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并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的专门法律。在推进依法治沙进程中,颁发实施了《营利性治沙管理办法》、《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管理办法》及其有关技术标准,严格推行“禁垦、禁樵、禁牧”三禁措施,加大执法力度,制止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保护沙区林草植被。
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贵阳
2004年11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贵阳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作为我国首座获此殊荣的城市——贵阳,是一座群山环绕、河网纵横、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四季常青、人居舒适的美丽城市。森林是贵阳市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它的绿色生态屏障,对改善市区生态环境,增强人民身体健康,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时,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4.77%、绿化率达40.4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25平方米。
我国第一个植树节
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北京市领导干部、群众1000余人于3月12日在北京市大兴县庞各庄乡薛营大队京开公路西侧参加了中国第一个植树节活动。
30多年来,首都绿化委员会高度重视1979年党和国家领导人种植纪念林的养护与管理,把此处纪念林作为首都的宝贵绿化遗产。目前,纪念林已成为展示首都全民义务植树的一个重要窗口,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导向作用,对推动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深入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世界最深的峡谷自然保护区
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以岭谷高低悬殊的高山峡谷地貌为特色,境内最高峰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是本保护区也是喜马拉雅山脉东端最高峰和世界第十五高峰。在此,雅鲁藏布江形成了长564.6公里,极值深度6009米,单侧最深值7057米,核心地段平均深值2673米、最窄江面35米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首个国家级林业政府网——国家林业局政府网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站始建于2000年,并由2006年进行了全面技术升级和内容改造,2009年进行了全面改版,目前,国家林业局政府网站已逐步满足了“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的网站建设三大功能。基本做到功能完备、技术先进、运行稳定、维护方便、制度健全、资源配备合理。在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多次名列部委网站前20名。
中国林改第一村——洪田村
福建省永安市洪田镇洪田村位于福建省中部,全村林业用地18908亩,森林覆盖率81.4%。1998年,洪田村在没有上级红头文件,也没有可供借鉴的试点经验的情况下,敢为人先,大胆实践,把土地承包责任制引向山林,成功推行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被誉为中国林改的“小岗村”。
首个多媒体森林防火指挥中心
1998年建成的国家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包括卫星林火监测、防火地理信息系统(单机版)、信息网络系统、信息显示输出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作为国内第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媒体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在满足森林防火日常管理工作和重大森林火灾扑救指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次区域严打行动——可可西里一号行动
可可西里一号行动是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针对特定野生动物物种开展的首次区域严打行动。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受高额利润的驱动,盗猎藏羚羊、贩卖藏羚羊皮张的犯罪活动愈演愈烈,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羊遭到大量猎杀。为有效地打击罪活动,1999年4月,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组织青海、新疆、西藏3省(区)森林公安机关在可可西里、阿尔金山、羌塘地区开展“可可西里一号行动”。在这次行动中,160余名民警经过20余天奋战,共打掉盗猎团伙17个,抓获盗猎分子66人(其中击毙1人、击伤2人),收缴藏羚羊皮1600多张、汽车18辆、枪支14枝、子弹1.2万余发,沉重地打击了盗猎分子的嚣张气焰,掀起了全社会保护藏羚羊的浪潮。
我国首家林业上市公司——永安林业
福建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以森林资源为主要经营对象的上市公司,创立于1994年1月,1996年12月6日公司股票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码:000663。公司下设森林经营分公司、永安人造板厂、永林蓝豹分公司、三明人造板厂、林产化工厂等5个事业部和连城分公司及1个种苗中心,现有总资产10亿元,森林经营面积12万公顷,林木总蓄积量达1200万立方米,成为林业资源全省第一、南方第二、全国第六的林业企业。目前,公司形成了集森林培育、木材采伐、木材加工、竹层积板、林产化工、生物制药、绿色食品加工及天然提取物于一体的集约化经营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