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登录 | 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报刊网信 > 报刊融媒 >

白蜡树:秦皮良药 蜡中之王

发布时间:2023-02-07 08:44:36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QQ截图20230207085104.jpg

秋天的白蜡树满树金黄,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点缀城市街道和景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推荐词


白蜡树分布广、用途多,栽培历史悠久,因树上放养白蜡虫,生产白蜡,故取名白蜡树。我国古人以白蜡做灯烛照明、祭祀、治疗疾病……现代人发现,白蜡还能应用于军事、工业、医药等诸多领域。白蜡树树皮是传统的中药材“秦皮”,其木材坚韧,是制造高档家具和器具的良材。白蜡树树形美且秋叶黄艳,抗大气污染性能强,也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和防护林树种。


树木档案


白蜡树是木犀科梣属落叶乔木,原名梣树,别名青榔木、白荆树。树皮灰褐色,纵裂。羽状复叶,小叶5—7枚,纸质,卵形、倒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3—10厘米,宽3—4厘米,叶缘有锯齿。雌雄异株,圆锥花序,无花冠,花期4—5月。原产我国,分布广,自东北中南部,经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南达广东和广西,东南至福建。白蜡树耐寒耐热耐水湿耐干旱,对土质要求不高。


在我国川滇、湖广和江浙一带,生活着一种小虫子,它的分泌物能提炼出天然的白蜡,所以人们把它们称为白蜡虫,称白蜡虫寄生泌蜡的树为白蜡树。在全世界所有动物蜡、植物蜡、矿物蜡和合成蜡中,白蜡有“蜡中之王”的美誉。


蜡虫泌白蜡 喜得药与光


古代人们视虫白蜡为医药瑰宝和光明圣物。《本草纲目》记载:川蜡辛温无毒,可生肌止血,定痛补虚,续筋接骨,入丸服用可杀虫,频涂可治头上秃疮。历代医家都把白蜡作为外科要药,并用白蜡作为中药丸的封壳。


白蜡除药用外,还被人们用于制成蜡烛照明,蜡烛的发明是古代的一次照明燃料革命。正如明代李时珍所云:“唐宋以前,烧烛、入药所用蜡,皆蜜蜡也。”因在唐代之前所用的是蜂蜡和植物蜡,易软化变形,只能以油脂或粗短的圆柱体点灯照明,而白蜡熔点高而且硬,不易变形,可制成长蜡烛,更利于使用、保存和携带。白蜡自唐代起就被用于制作蜡烛照明,直至近代炼制石油副产品石蜡的出现,才逐渐被取代。中国人用白蜡照明的历史长千余年,赋予白蜡特殊内涵,寄托诸多情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为千古名句。


相传白蜡的起源归功于隋末唐初的药王孙思邈。孙思邈曾于618年和626年两次到四川峨眉山的牛心寺住下来,采药炼制“太乙神精丹”。一日他在太峨寺后山发现几棵树上结了很多果子,果子下方吊有白色透明的水珠,尝之有甜味,心想这果子可能有药用价值。于是他每隔几天去看看,看到果子成熟后,树枝密布一层小虫,并凭经验判断有雌虫和雄虫,可繁殖后代。不久他又发现树枝上竟然长出一层白霉(后来称之为蜡花),而且一天天长厚,他采下白霉尝后无毒,认为如果把白霉提炼,一定大有用处。到秋收时他发现原先的小虫变成蛾飞走了,在白霉上留下许多眼孔。随后他每年上山都注意观察,年年如是,判断树上的白霉是这些虫子所产,更引起他的浓厚兴趣。他经试验发现那些白霉经过熬炼可做药,可治刀伤,有止血生肌的功效,于是他动员当地农民及时采收树上的白霉,教会大家煮炼白霉。他又经过几年努力,把野生虫子变成人工培育,再将虫子放养于树上生出白霉,白霉经煮炼成白蜡,这就是峨眉白蜡的起源。峨眉白蜡开启了我国古代人工生产白蜡的历史。


唐代佛教盛行,峨眉山作为佛教名山,香火鼎盛,慕名前来拜佛的东南亚佛教徒把蜡烛带回去使用。峨眉白蜡又因此开启了白蜡出口的历史。



蜡业兴千年 蜡树功千年


自唐代起,我国西南地区开始大量种植白蜡树,在树上放养白蜡虫以生产白蜡,到宋元时期兴盛发展,逐渐扩展到湖广、江浙等地。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白蜡虫雌雄虫生活习性不同,雌虫只繁殖后代,分泌极少蜡粉,雄虫分泌大量蜡粉。女贞树常绿,是最适合雌虫越冬和早春产卵的寄主树,白蜡树冬季落叶,夏季生长旺盛,能提供丰富的树汁液给雄虫吸食,是最适合雄虫寄生泌蜡的寄主树。同一地点养虫产蜡必定是“蜡盛虫子衰,蜡衰虫盛,二者固难兼”的虫种与产蜡要分区的规律。


宋元间人周密所著的《癸辛杂识》,记录了白蜡业发展情况:“江浙之地旧无白蜡,十余年间有道人自淮间带白蜡虫子来求售,状如小芡实,价以升计。其法以盆桎树,树叶类茱萸叶,生水傍,可扦而活,三年成大树。芒种前以黄草布作小囊贮虫子十余枚,遍挂之树间,至五月则一子出虫数百,细若蚁蠓,遗白粪于枝间,此即白蜡……其利甚博,与育蚕相上下,白蜡之价比黄蜡(即蜂蜡)常高数倍也。”当时蜡农根据白蜡树枝条可扦插成活而且萌芽力强的特性,早春从白蜡大树上剪取枝条插于土中生根发芽,插后第三春剪去顶梢促其侧枝生长,第四年放白蜡虫,快速大量培育适合放养蜡虫的枝杈繁茂的灌木状白蜡树。


到了明代,白蜡产业发展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各地的白蜡产区蜡树成荫,在8—9月间,漫山遍野的蜡树挂满雪白的蜡花,远望犹如冬日雪景。据史料记载,仅四川乐山一县“岁产白蜡千万斤”。


白蜡是四川历史上的一大富源,不仅经营白蜡者收益丰厚,虫种和白蜡的交易也带动区域经济繁荣。因雌雄蜡虫生活习性不同,适生环境各异,凉山和岷江流域分别是雌、雄蜡虫的最适生区,历史上四川人根据这一情况择业,形成川蜡的地域性分工合作,出现了“虫会”“蜡会”等影响广泛的商品交易会。“虫会”期间各行各业随之兴旺。因每年要将数千挑的日用百货挑往虫区,又要将六七万挑蜡虫运往蜡区,形成了一支往返千里的运输大队伍及为这队伍服务的体系。《西昌县志》中述千里山路上:“穿岩越岭人如梭,正是虫生得意时。”因蜡虫离树到孵化只能隔十余日,故运输力量要充足,沿途旅馆、饭店、小摊生意兴隆,许多小镇由此兴起。“蜡会”是在秋收白蜡季节,重庆、城都、陕西、湖北沙市甚至更远的客商,在蜡区收购白蜡,并销售国内外商品,呈现繁华闹市景象。明代《建南杂岭》有诗云:“虫树会权村有市,蜡花开遍庙无灵。”


在当代,虽然白蜡的照明用途被取代,白蜡产业总体规模比不上历史上的巅峰时期,但白蜡是世界珍稀特产,其主要成分是虫蜡酸和虫蜡脂醇,其熔点高而稳定性强,这是矿物蜡和蜂蜡不可比拟的,有“蜡中之王”的美誉,具有质轻、光洁、不变形、成型精度高、防水防腐等特性,是铸造模型、防潮剂、防锈剂、润滑剂、抛光剂等的好材料,是医药、军工、轻工、化工等领域的重要原料和配料,特别是军工、航天、科研等部门对白蜡的需求日益增加。有中国白蜡之乡之称的四川峨眉市和湖南芷江市,白蜡产业自古至今持续发展。当今白蜡产业有复兴之势,各传统产区把恢复白蜡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项目之一。白蜡树继续发挥养虫之功用。



树皮为良药 秦皮传千古


白蜡树的树皮是自古至今的一味良药,中药名为“秦皮”。秦皮味苦、涩,性寒,具有收敛止泻、清热燥湿的功效。白蜡树皮入药是何时何人发现的?为何叫秦皮?


相传在三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相争,随处可见尸横遍野的悲惨景象,因尸体腐烂滋生的瘟疫肆虐。一次,荆州瘟疫暴发,出身于医药世家的张仲景,也参加了疫病救治,但因医药和医术缺乏,无数人被感染而不治身亡。目睹惨状,张仲景走上了专攻伤寒杂病的道路,因药品匮乏,他把入药的目标放到了当时荆州常见的枫树、杉木和梣树等树木身上。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发现梣树的皮味苦、涩,性寒,归肝、胆、大肠经,具备收敛止泻、清热燥湿的功效,他大喜道:“这不就是治疗痢疾的良药吗?”于是他请村民帮忙剥取树皮,用于大量煎药治疗疫病中出现痢疾的病人,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张仲景以长期的医学实践,著成《伤寒杂病论》名著。因梣皮的读音近似秦皮的读音,梣皮就被误读为秦皮而流传至今。


据《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记载,秦皮的主要成分是香豆素类,具有抗菌、抗炎、镇痛、保肝、抗肿瘤的作用。临床常用《伤寒论》中的名方“白头翁汤”,由秦皮、黄连、黄柏组成,治疗湿热痢疾、湿热带下。“秦皮散”,由秦皮、栀子、赤芍组成,治疗肝热及风热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中成药“泻痢宁片”“秦皮接骨胶囊”“金利油软胶囊”都含有秦皮成分。



白蜡虫寄生在白蜡树上,雌虫繁殖后代,雄虫分泌白蜡。


耐水也耐旱 有颜又有材


白蜡树树干通直,树形端庄,枝叶茂密,大气美观。叶色夏季鲜绿,秋季橙黄色美艳,不亚于银杏树的金黄秋色。其抗二氧化硫和氯气等有毒气体性能强,是我国重要的行道树、秋季彩叶树种,不少城市都大量种植白蜡树,如石家庄市苑东街等多条道路,以白蜡树为行道树,深秋时,白蜡树满树金黄叶,把道路变成金黄大道,成为该市亮丽的风景线。目前,国内有好几个城市以白蜡树为市树。


白蜡树生长快,生物量大,根系发达,深根性,萌蘖力强,耐水湿又耐干旱瘠薄,在轻度盐碱地也能生长。现行的《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国家标准》中,把白蜡树列为三北地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田防护、草场防护、护路护岸、环境保护、风景林共7类公益林的主要乔木,被大量用于营造公益林。2021年,河南省鹤壁市遭遇特大暴雨和瞬时大风灾害,当地有一廊道绿化积水2米多深,一个月才退去,只有中山杉、白蜡树、柳树和法桐4种树存活下来,其他乔灌木都死了。可见白蜡树抗风和耐水性强,是优良的防护林树种。


责任编辑:蔡晨霞
我要评论
登录 | 注册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直播共享平台 家居百强 四川省林业产业联合会 图森 生活家地板 美格机械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品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