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花不谢,八节果飘香。这是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的真实写照。
长泰区是漳州市一类花卉苗木主产区。近年来,长泰区高度重视整体谋划,建成龙津溪花卉万亩走廊,组建花卉信息共享平台,打造企业抱团发展、区域协同进步的良好格局,获评省级现代农业(花卉)示范县。2024年,长泰区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3.13万亩,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6.65亿元。
年宵花进入销售旺季
临近春节,走进漳州市景泰兰园花卉有限公司的花卉种植基地,各色蝴蝶兰竞相绽放,大辣椒蝴蝶兰象征着富贵喜庆,粉冠军蝴蝶兰散发着清新浪漫的气息……
“蝴蝶兰是目前市场上很受欢迎的年宵花,花期长,又十分喜庆,非常适合春节期间在家里摆放。现在销售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发货2500多株。”漳州市景泰兰园花卉有限公司蝴蝶兰种植基地负责人林世贤介绍,腊月以来,年宵花市场逐渐进入销售旺季。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花卉从原来的“高大上”变成了“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每日一花”“每周一花”逐渐成为人们装点生活的日常消费,鲜花也逐步从送人礼品,转变为生活点缀。
“今年鲜花市场依旧很火爆,预计今年长泰区蝴蝶兰、切花菊等年宵花销售产值可达2500万元。”花卉服务中心主任林惠山介绍。
以科技促发展 以供需调结构
近年来,长泰区聚力科技创新,加大良种的引进、选育、繁殖与推广力度,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长泰区加强与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省农科院、福建省林科院等高校科研机构联动合作,研究推动种质资源发展。持续开展林业种苗科技攻关,2024年省、市财政补助资金90万元,鼓励市场选育具有竞争力的新优品种,建立漳州市长泰区姜荷花省级花卉种质资源库,推动“姜荷花栽培标准化示范项目”“金琥栽培技术规程与质量等级”等地方标准化项目开展。同时,规范苗木市场管理,加强花卉苗木认证和许可事后监督,进一步优化良种供应体系,提升苗木质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检制度,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种苗、销售假冒伪劣种苗无证无签林木种苗等违法经营行为。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长泰区紧跟市场需求,调整花卉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花卉,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市场调研,精准把握消费者对花卉品种、品质的需求变化,稳定发展蝴蝶兰、国兰、发财树等年宵花,培育陈巷鲜切花、坂里多肉植物、岩溪盆景出口及观赏苗木产业发展,打造优势特色花卉苗木聚集区。目前,全区花卉行业从业人员9500余人,其中专业户181户,花卉(含观赏苗木)种植企业118家。
长泰区花卉已走向国际舞台。2024年,长泰区出口额达1457.1万美元。其中,长泰岩溪的发财树、虎皮兰等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数量1921.9万盆,年出口额约196.8万美元。陈巷的鲜切花远销日本、韩国,年出口数量1.1亿枝,年出口额约1152万美元。
“花卉+”丰富旅游产品
长泰区积极探索“花卉+”模式,将花卉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赏花、体验。
打造“花卉+景点”。依托丰富的花卉资源,做好花卉“美丽经济”,长泰区打造了十里蓝山的玛琪雅朵花海、山重的油菜花、后坊的桃花岛、牧野欢谷的山樱花等多个热门打卡点,成为游客春日出游、踏青赏花的首选。2024年,全区接待游客人数约612万人次。
开发“花卉+活动”。长泰区以举办插花花艺、花卉栽培养护鉴赏等公益培训和花卉摄影比赛等活动,提高大众养花爱花的积极性,扩大花卉市场有效需求。同时,整合金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玫瑰农庄等22个研学点,打造“田间党校”研学品牌,对外承接研学活动。
推出“花卉+产品”。玫瑰饼、桂花糕、玫瑰芋圆、鲜花粽……该区不断拓展花卉衍生产品,让游客在赏花的同时,还能品尝地方特色美食,购买花卉及相关花卉产品,增加群众收入。
漳州市长泰区林业局局长黄勇士介绍,目前,长泰区积极推动‘花卉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促进周边农户就业增收。以长泰金诺公司为例,其在周边镇村推广建立基地3750亩,累计辐射带动农户785户,带动农户增收1800多万元。下一步,长泰区将继续做大花卉产业,为群众带来好风景和好“钱”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广东潮州推动乡村绿化果树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