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由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举办的大熊猫保护国家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成都召开。
成立大会审议通过了《大熊猫保护国家创新联盟章程》,选举产生了首届联盟理事会。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白水江分局3家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分别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现场签署了联盟协议书,深化协同创新作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大熊猫保护事业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为全面支撑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加快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体系,2023年,国家林草局决定组建大熊猫保护创新联盟,由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两大组成机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作为建设和支持管理主体。目前,该联盟有22家成员单位,汇聚了大熊猫保护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多元主体的科研合作和交流平台,聚合了国内外科研力量,将为大熊猫保护和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提供科技支撑,培养大熊猫保护科研人才。
同日召开的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听取了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2024年度工作报告和2025年工作计划,对“大熊猫国家公园野生大熊猫种群与栖息地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圈养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两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进展进行了专家咨询,审议了《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科研规划纲要(2026—2035)》和《大熊猫保护研究基金2025—202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并就“凉山山系大熊猫保护”“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等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