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云南省曲靖市的蒙牛工厂内,绿色建材随处可见,清洁能源贯穿生产全流程,这家工厂也凭借各种减碳举措成为乳品行业首个实现国际、国内双认证的零碳工厂。
“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研发创新部研发总监史玉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设定了‘2030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从草到奶,生产过程全面降碳
一杯牛奶的碳足迹覆盖牧草种植、奶牛养殖、原奶运输、加工处理、牛奶灌装和储运销售等众多环节。“乳业贯穿一、二、三产业,产业链很长。若要实现乳业低碳发展,要从全产业链维度考量。”史玉东表示。
据史玉东介绍,为了降碳,蒙牛制定了“2030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在低碳牧场、绿色生产、绿色包装、低碳运输五大环节规划了15项具体的减排举措。
当前,蒙牛已开展了牧场碳排放管理工作,通过清洁能源、粪污管理、种树治沙、饲料改良的方式,降低了原奶碳排放强度。此外,蒙牛拥有20余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应用,逐步推进工厂废弃物零填埋认证,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管理,开展了一系列低碳包装创新。
在内部运营环节减排方面,蒙牛利用厂房已建设运营太阳能光伏发电、污水厂厌氧产生的沼气及可燃烧的生物质颗粒作为锅炉燃烧介质代替天然气制产蒸汽热力供给生产需要,从而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更多的减排目标。
在创新回收方面,蒙牛计划采用消费后的回收树脂(PCR)作为产品外包装薄膜,该计划从2023年起开始执行。同时,为了减少原纸消耗,降低碳足迹,蒙牛联合辅料供应商推行PP循环箱替代传统纸周转箱。
在生态伙伴低碳合作方面,蒙牛与其两大原奶供应商现代牧业和中国圣牧共同设定“2030年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并开展系统性碳盘查。
转型升级,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史玉东认为乳业应当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全面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为此,史玉东结合发展实际,提出了三大建议:
一是标准要先行。要在相关政府部门牵头、产学研各环节共同参与的背景下,发挥乳业行业龙头带动作用,共同推动制定乳业低碳发展相关标准规范,明确乳业碳排放技术标准、核算统计原则、绿色低碳实施路径方案等,增加国际认可度。
二是加快推动乳业产业园零碳规划建设。加大投入风能、太阳能和储能等智慧电力供给系统,强化清洁能源电力及储能能力,提升产业园绿电占比、实现绿电直供;建立健全园区碳排放基础统计体系,强化应用信息化、智能化系统等现代化手段,对园区企业的碳排放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推动建立零碳产业园区低碳转型发展专项基金,对园区企业加快工业低碳转型升级、扩大清洁低碳能源各环节技术应用等予以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倾斜,带动园区低碳项目产业投资。
三是完善绿色金融工具,拓宽企业绿色转型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绿色贷款、绿色股权、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和政策支持标准,搭建国家级或省级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有效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支持。
“我们希望借此实现乳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史玉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