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葡萄能够大丰收,多亏了我们陈总,要不是她给我们带来技术指导,我们现在还在摸索呢!”在郓城县唐庙镇胡庄村,看着挂满藤蔓的串串葡萄,种植户胡元辉如是说。他口中的“陈总”,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葡萄研究院专家、郓城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名誉理事陈迎春。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智力优势,郓城县委统战部积极联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聘任“三个突破”专家队成员担任郓城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名誉理事,助力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陈迎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阳光玫瑰葡萄是胡庄村2019年引进的扶贫项目。该葡萄品种甜香味美、经济效益高,价格每斤一度高达上百元。为了带动村民致富,胡庄村决定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在村里推广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并成立了郓城宣峰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然而,因村民不懂管理技术,原本2020年就应该挂果的葡萄基本颗粒无收,这下可让村党支部书记胡宣峰和村民作了难。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陈迎春来了。作为郓城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聘任的第一批名誉理事,也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选派到郓城的第一批农业技术人才,陈迎春挂职郓城县唐庙镇胡庄村合作社技术副总,对其开展全程专业化技术指导。到任后,陈迎春与山东省葡萄研究院葡萄高效栽培团队联合攻关,围绕标准化管理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精准水肥管理等进行了葡萄园栽培管理技术提升,并制定管理年历,统一技术标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一系列努力之后,2021年,合作社葡萄的优质果率、商品果率大幅提升,亩均产量达到3000斤以上。按优质果市场价每斤10至15元计算,每亩收入达3万至4.5万元。
葡萄产量上去了,村民满意了,但陈迎春还不满足。胡庄村的阳光玫瑰葡萄好吃,但牌子不够响亮。为此,陈迎春协助合作社注册了“绿之晶”商标,并向农业农村部申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胡庄村的葡萄统一使用“绿之晶”品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商品包装、统一供货渠道,这一系列操作也使得合作社从“卖葡萄”转向“卖品牌”,最终打开了北京、上海、合肥、青岛等大中型城市的市场。
这两年,陈迎春几乎每天吃住在胡庄村,无论严寒酷暑,总能在葡萄园看见她瘦小的身影。如今,胡庄村的葡萄丰收了,村民的腰包鼓了,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承诺兑现了,葡萄园也变成了郓城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实践基地。“看到村民脸上满意的笑容,我心里就踏实了。”陈迎春说。
2021年9月,陈迎春与合作社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党外知识分子变成了种植户的“合伙人”。下一步,胡庄村的葡萄种植面积计划再扩大一倍。在陈迎春的帮扶下,“小葡萄”最终做成了“大产业”。
上一篇:靠海吃海,日照旅游做足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