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碗筷餐碟、饮料吸管,到办公用品、日用家居甚至衣服面料,上万种竹制产品挤满了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创新竹日用品交易中心的展示架。
兴文县抓住“以竹代塑”的机遇,竹产业实现了蓬勃发展,也有力印证了竹子在包装、建筑、运输、化工等众多领域的开发潜能。
近年来,四川以绿色创新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培育壮大现代竹产业园区,持续提升竹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做强做响竹品牌,竹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
立“竹”优势 前景广阔
竹子是典型的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产业融合性强的生态经济物种。四川是竹资源大省,竹生产历史悠久,竹文化底蕴深厚。川竹生长周期长、纤维含量高,适宜后续精深加工。目前,全省形成了以竹浆造纸为主导,竹食品、竹家居及竹工艺品和竹基材料为重点的特色竹精深加工产业体系,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
大力发展竹产业,对于绿化美化环境、促进就业增收、繁荣生态文化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乡村振兴、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川竹资源禀赋与生长特质的优势正加快转化为产业和市场优势。
鼓“竹”干劲 成果丰硕
四川省正加快从竹资源大省向竹经济强省跨越。2018年,四川省就把竹加工作为建设美丽乡村风景线的重点内容。通过5年的持续发力、集中攻坚,四川省竹产业总产值已超过1000亿元,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竹产业发展之路。
竹基地提质增效取得新进展。全省竹林面积达到1835万亩,已建成现代竹产业基地1100万亩,竹林面积跃居全国前列,竹林面积超过10万亩的县(市、区)增加到42个,长江干流所涉13个县(区)竹林面积增加到区城森林面积的一半,沱江、渠江、青衣江、岷江等干支流竹林面积提高到区域森林面积的15%。
竹资源加工转化实现新突破。全省建成竹材制浆企业14家,泸州、乐山、宜宾、眉山4市成为竹浆造纸集聚发展区。宜竹区采取“一对一”跟踪服务等方式积极招引、培育加工企业,高品质推动竹浆纸、竹食品、竹地板、竹家具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发展竹碳、竹酒、竹药品等新兴产业,全省竹产品加工转化率持续提升。
竹文旅融合创新呈现新亮点。宜竹区高标准建设竹林景区(点)、翠竹长廊和竹林大道,打造竹旅特色环线,丰富竹旅游康养、竹文创教育等新业态。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蜀南竹海、望江楼公园等竹林景区36个、竹文化场馆22个,认定省级翠竹长廊和竹林大道63条、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10个、竹林乡镇30个、竹林康养基地12个、竹林人家113个。
竹产品市场拓展开辟新渠道。2018年以来,在眉山成功举办4届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在宜宾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中国竹文化节和3届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共签约项目合作协议136个、金额870余亿元,签订产品购销合同金额32.5亿元,展会期间产品销售收入达2.1亿元。
竹产业富民功能得到新提升。随着竹浆造纸、竹笋加工和竹文旅等优势特色竹产业的持续发展,全省竹林亩均产值超5000元,竹农年人均竹业收入不断提高。
下“竹”功夫 转型升级
“竹”梦之路,拔节而上。为树立川竹金字招牌,四川省在2024年将多措并举,加快落实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提升竹产品附加值,提高竹产业综合效益。
——在基地提质上下功夫,着力补齐竹林经营短板。推进定向培育、良种良法、推进复合经营,解决竹“下山”难题。在加快竹区道路建设的同时,加强新型机械装备的应用、研究和推广,积极组建竹林抚育、采伐、运输专业队伍,提高竹林集约培育、采伐利用水平。
——在加工升级上下功夫,提升竹产品附加值。扩大竹浆纸产能,提升竹笋加工能力,提升竹制品精深加工水平。聚焦重点优势领域,抓紧推出一批“以竹代塑”示范项目,大力研发生产新型日用品类、工业生产类、建筑建材类等竹制品和竹文创产品。
——在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彰显竹产业多重效益。将竹产业发展与“天府森林四库”建设有机结合,发挥竹子四季常绿、根系发达的优势,推进建设“天府森林水库”;把竹笋作为重要的林粮种类,推进建设“天府森林粮库”;注重竹产业三产融合发展,推进建设“天府森林钱库”;把竹子作为重要的固碳树种,推进建设“天府森林碳库”。同时,竹产业发展与国家储备林建设相结合,把竹子作为速生树种,通过培育材用竹、套种笋用竹等方式,申报国家储备林项目,扩大竹产业投资规模。
——在品牌创建上下功夫,积极扩大川竹市场份额。着力打造竹业知名品牌,整合区域优势特色品牌;着力建设竹产品流通体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竹产品质量监管,加强竹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增强竹产业发展动力。打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健全经营机制,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联农带农机制和模式。强化科技支撑,支持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研发“以竹代塑”新产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开展科技推广示范活动,普及现代实用技术。
未来,四川省将持之以恒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点“竹”成金,全面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