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宜良县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森林面积136万亩,森林覆盖率47.4%,森林蓄积498.67万立方米,辖区内有阳宗海、花园、禄丰村三个国有林场。其中,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面积18.13万亩、年产值2.7132亿元,现已初步形成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森林康养及生态旅游四大业态,涵盖林药、林菌、林花、林苗、林菜、林禽、林麝、林蜂、野生食用菌采集、森林旅游康养等发展模式。先后荣获中国天然氧吧、中国花卉苗木之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国家森林特色小镇试点县、全省绿化先进单位等多项称号。
为更好地宣传推广宜良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经验案例,宜良县林业和草原微信公众号开设“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系列”栏目,本期将为您介绍“包山拾菌”。
一、背景
随着“明晰产权、承包到户”集体林权改革主体任务的完成,林地分到了农户手中,制约林业发展的产权归属问题得到解决,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林权证的落实到位明确了林农对林地的经营、处置享有法律保障,农户经营林地的积极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但是,社会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林地分散、破碎化经营问题也逐步凸显。长期以来,林农无法增加对林地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也无法防范各类经营风险,导致经营林地无利可图,最终导致大量的集体山林处于无人开发、自生自长的状态,集约经营的林业项目难以有效承接,严重制约了林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如何发掘和利用“沉睡的山林”的价值,也是现阶段集体林权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二、“包山拾菌”经营模式
1994年,狗街镇小哨社区转变林菌“野生无主、谁采谁有”的传统观念,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的情况下,将出产野生菌的林地划片竞包,承包给村民统一管理、采摘、销售,并同时承担林地的护林防火工作。为保障林地产菌多,承包户不仅加强护林防火工作保护森林,还积极探索野生菌保育促繁措施,不断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野生菌增收。根据协商,承包款按照70%比例分配给农户,30%留在集体作为公益性支出。“包山拾菌”模式带来的好处:一是保护了野生食用菌的科学生长周期,提升野生食用菌的经济效益;二是承包农户护林爱林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三是农户以林地使用权入股,有分红收益,提高林地的效益;四是村集体增加了收入,可以更好的发展公益事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在不断探索中,小哨“包山拾菌”由原来的一年一包,变为现在的五年一包,增加了承包年限,也增强了承包人加大投入信心。2003年至2020年,小哨村人均年纯收入从2400元增至18800余元。小哨村依托21062亩林地,仅“包山拾菌”一项承包款就高达480余万元。小哨“包山拾菌”模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产改”新路子。
(一)经营权“分散变集中”
林改分山到户后,林权分散化,经营碎片化,农民家庭小规模的经营林地,“营之无利”“弃之可惜”。小哨“包山拾菌”模式通过对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和承包权的情况下,农户把林地经营权交由集体统一管理和统一对外承包,“林权变股权、林农当股东、收益靠分红”,解决了林权分散化,经营碎片化问题,促进集约经营。承包人、林权所有人、村集体三方获利。
(二)集约经营,规范管理
承包人在获得经营权后,可以集约化经营,增强投资信心,科学规范经营管理,保证在最佳时间,最好品质时段采摘,保证产品的卖价获利最大。通过与林科所合作,开展干巴菌保育促繁科技示范项目,总结出一套科学管理方法和措施,从而提高干巴菌产量和品质。
(三)多种经营,扩展产业链
利用小哨丰富森林资源,发展农家乐,带动当地特色水果、农产品销售。开展各种民俗文化活动,“火把节”“干巴菌节”等提升人气,广泛宣传,逐步打造“小哨干巴菌”品牌,成为干巴菌行业翘楚。
三、对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考
结合“包山拾菌”经验,对发展林下经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适度集约经营。
要形成一个产业,要有一定规模或数量,林下经济发展又要依托林地资源,林权分散化、破碎化是制约经营的的主要问题。可以借鉴只承包林地经营权的模式,由村集体统一打包再承包出去,合理分配各方利益。让有技术、有资金,有想法的企业或者个人根据情况,合理承包利用林下经济经营权。
(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把发展林下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产业化发展相结合,与科技推广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林下经济发展潜力。确定发展目标,对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布局,科学选择种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提高林下经济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三)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一是引进具有发展优势的公司、企业投资林下经济开发及产品精深加工,起到导向作用,带动产业的发展。二是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种植户、养殖户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实施品牌战略做大做强。选择带动能力强的种养户作为示范基地,进行重点培养,促其成规模上档次,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于林下经济发展。
(四)强化技术指导服务。
发展林下经济,需要众多部门通力合作、协调服务、形成合力。一是搞好技术服务。与相关部门成立专业种养技术服务队,整合技术服务资源,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提高群众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二是搞好市场服务。按照群众自愿、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成立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组织或协会,加强市场研究,建立市场预警机制,使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使林下经济种(养)得好,卖得出,效益高。
下一步,宜良县林业和草原局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大地增绿、资源增量、生态增质、产业增效、居民增收”为发展目标,助力林业产业现代化和转型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