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果树春剪时节,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的一个梨园里,村民吴力红正在精心修剪梨树。“这些树每年都长出好多新枝条,去掉一部分才能保证果子的养分供应,一亩梨树每年得剪下上千斤枝条。”吴力红说。
前些年,这些剪下来的树枝由于没有价值和用途,大都被果农丢弃在路边。在果园集中的村镇,有的道路两边树枝堆连绵起伏,长达数百米。废弃树枝不仅挤占了路面,还时常插入过往群众的车轮,影响交通出行。经过风吹日晒,干燥的树枝遇火就着,弥漫的烟尘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石家庄市生态环境系统组建了多个以党员为骨干的帮扶组,主动与相关乡镇、村、果农及关联企业沟通协调,构建了涵盖收集储存、粉碎利用、产业延伸等环节的树枝产业链,一度危害颇多的废弃树枝变成了群众增收的“香饽饽”。
协调场地,为树枝找好“婆家”。各帮扶组在党员干部带领下,积极对接乡镇政府及村班子,为有收购树枝意向的村民协调解决场地问题。 “1斤树枝能卖0.1元至0.2元,俺家20亩梨树枝最少也能卖2000多元钱。树枝能卖钱,谁也舍不得扔。”吴力红笑着说。梨树枝集中收储不仅消除了露天焚烧隐患,增加了果农收入,同时也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制板发电,为“婆家”创造“钱景”。树枝要变废为宝,还需加工变身。帮扶组按照全链条帮扶要求,帮助梨树枝存储户购置机械,对树枝进行粉碎。对不具备粉碎条件的存储户,帮助他们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供销关系。石家庄市赵县的李建宇开办了一家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每天能收100多吨梨树枝,加工成木屑后卖给板材厂和生物质发电厂。在另一家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梨树枝被制成了生物质颗粒燃料,用来发电。赵县有的乡镇树枝产业链综合效益明显,每年创收近千万元。
产业延伸,为“钱景”开辟“新路”。利用梨树枝粉碎后的木屑发展生态种植,是帮扶组党员们探索出的一条助农增收新途径。在石家庄晋州市丰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用梨木屑作培养基的香菇呈现出浅浅的黄褐色。负责人马召雨说,这种香菇有一股梨香味,被人们称为“梨木香菇”,每斤价格比普通香菇高3元—4元。合作社常年用工30多人,忙时增加到200人左右,为周边部分群众解决了就业难、挣钱难的问题。合作社现有40个大棚,香菇非常畅销。“过几天,有外地企业过来签约,产品将出口韩国、澳大利亚。”马召雨笑着说。
点对点指导,心贴心帮扶。石家庄生态环境系统的党员们用热心、细心、耐心和恒心,书写了一篇篇帮扶故事,守护着蓝天和大地。
上一篇:种粮越来越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