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林业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为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交出了林业生态答卷。
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有力开展。完成长江防护林、珠江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并组织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专项、国土绿化试点示范等项目,10年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更新)1648.7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居全国第二位。在全国率先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10年来累计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1320万亩,森林抚育6519.75万亩。第七次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全省森林资源状况与上次调查(2009年)相比,呈现出“三增长、一提高、一优化”(即森林覆盖率、活立木总蓄积、森林面积增长,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林分结构进一步优化)的良好态势。在全国首个实现设区市“国家森林城市”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78个、“江西省森林乡村”2011处、“江西省乡村森林公园”378处,拥有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6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25个。
现代林业产业体系迈出新步伐。江西省政府与国家林草局共建江西现代林业产业示范省。与中林集团共同组建中林(江西)林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全省建有油茶林1560万亩,竹林1765万亩,林下经济总规模3762万亩,2022年,全省林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居全国第一方阵。2020年以来,江西省政府每年出台一个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制定“油茶产业三千工程”“竹产业千亿工程”“林下经济三千亿工程”等发展目标,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江西省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不断强化林业产业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聚力打造“江西山茶油”特色品牌,赣南茶油品牌价值达66.85亿元,跻身中国首批农产品地域标杆品牌。连续举办十届中国(赣州)家具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两届鄱阳湖国际观鸟周、三届森林旅游节,不断唱响林业生态品牌。
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更加畅通。依托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建立全国首个全省性林业金融服务平台,协同金融机构推出林权抵押贷款和林农快贷、网商林贷等信贷产品,全省累计发放林权贷款超320亿元。创新推出林业要素交易平台,实现山茶油、红木制品等10个品种产品线上交易,累计交易额6.24亿元。支持资溪、崇义建立“两山”转化林权收储运营中心,指导资溪、崇义、乐安、宜黄试点建立林权收储(发展)中心和收储基金,推动万年、南丰、进贤等地在全国率先开展湿地资源运营机制创新试点。建立林业固碳增汇和价值实现机制,制定《江西省林业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21-2030年)》,启动森林固碳增汇、CCER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林业碳中和、林业碳汇监测计量等4类林业碳汇试点工作。万年县被列为全国首批林业碳汇试点县。抚州市完成全国首例远期林业碳汇收储交易。
林业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林长制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林长制,全面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组织架构,连续多年在全国考评中名列前茅。上饶市、抚州市林长制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成功举办全国首届林长制论坛,正式上线江西省林长制数字管理平台,发布《林长制工作规范》地方标准。林业生态保护立法日臻完善,先后出台《江西省湿地保护条例》《江西省候鸟保护条例》《江西省林长制条例》《江西省山茶油发展条例》地方性法规22部、省政府规章6部,内容涵盖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地、湿地等多个领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建立。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获批设立,井冈山国家公园被纳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江西武功山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全省已建成自然保护地542处,其中国家公园1处、自然保护区190处、风景名胜区45处、森林公园182处、湿地公园109处、地质公园15处,有效保护了全省50%以上的自然森林生态系统、30%以上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和9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