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竹资源富集、竹景观秀美、竹文化深厚,是全球最适合竹类生长的区域之一。怎样由竹资源大市向竹经济强市转变?2018年,浙江农林大学与四川省宜宾市签订竹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组建了一支由资深专家带领、一二三产协同的竹子团队。宜宾市兴文县,就是浙江农林大学竹子团队服务的重点县。竹产业专家团队在这里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打造全竹特色产业链,助力兴文县竹产业全面振兴。
服务聚焦全竹产业
兴文县境内原有37.3万亩竹林,受制于产业基础弱、基础设施差、科技水平低等因素,竹林效益、竹农收益都不高。
初到兴文,竹子团队针对当地资源特点及产业基础开展了深入调研,把脉兴文竹产业发展症结。专家们发现,兴文竹资源丰富,但几乎无笋竹精深加工企业,“竹文旅”还没有真正起步,整体处于一产粗放、二产初级、三产初现的发展阶段。结合当地市场特点,竹子团队为兴文县制定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策略,组建了竹林培育、竹食品加工、竹材加工、竹文旅4支技术团队,全力打造兴文全竹特色产业链。
在兴文县政府的支持下,浙江农林大学竹子团队深入对接该县竹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科技赋能全竹特色产业。专家们发挥科技优势,助力当地一产提质增效,推广笋用林高效栽培技术,提升竹林经营效益;二产做精做特,推广笋竹高值化加工利用技术,解决笋竹原料销路,提升增收机会;三产挖掘地方竹文化,打造最美竹林风景线,以特色旅游拉动农户增收,走出了一条竹业兴旺、竹家富足、竹林秀美的乡村振兴之路。
实用技术倾囊相授
在兴文县,浙江农林大学竹子团队重点选择了竹笋味鲜美,经济价值高的方竹、南竹、巨黄竹等优良竹种进行高效经营示范推广。在县政府的支持下,竹子团队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在仙峰苗族乡建立方竹基地连片面积2万亩,在僰王山镇建设南竹基地连片面积3万亩,推广笋用林高效经营技术集成与产业化技术成果。应用相关技术后,基地笋用竹良种率达到100%,竹笋产量增长4倍。
为提升当地竹农的竹林经营、笋竹加工企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浙江农林大学竹子专家还开设培训班,无偿对兴文县党群干部、农技人员、林业经营主体、加工企业及广大竹农开展竹林经营技术、竹食品规范化等培训,每年培训场次在10场以上,培训超过500人次。竹子专家还经常深入示范基地,开展现场指导,将一整套笋竹高效栽培技术无偿传授给当地竹农。
如今,竹子团队在兴文建设的方竹高效经营基地,笋产量达到每亩600公斤,亩产值达到7000元,基地农户亩均增收5000元以上。当地笋竹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每年就近招聘长期工200余人、短期工3000余人,按照每人每天100—150元支付工资,竹农通过务工收入增收840万元。
成果铺就共富之路
在浙江农林大学竹子团队助力下,兴文县竹产业三产联动,取得了实在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好。目前,当地已有规模化经营主体58家、经营面积14.1万亩。5年间,兴文县新造竹林15万亩,县内竹林面积达到52万亩,竹林生态功能得到维护。培育全国唯一的杂交竹良种“兴文巨黄竹”,获评“中国四季鲜笋之乡”“中国巨黄竹之乡”“中国方竹之乡”。
为助农增收,浙江农林大学竹子团队发挥“竹笋锁鲜工艺技术”等专利技术的作用,指导浙川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开发清水笋、风味手剥笋、笋酱等20多个新产品。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四川竹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兴文建设了万吨竹原纤维清洁化生产线,年产竹纤维6000吨,竹原纤维垫芯5000吨,年消耗竹材3.3万吨,带动了当地竹材销售。
与此同时,浙江农林大学竹子团队在调研的基础上还为兴文僰王山一带打造了融合景观线、文化线、科普线和生态线“四线合一”的竹林风景线。2023年春节期间,景区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为当地农户带来240万元的生态旅游收入。
如今,在浙江农林大学竹子专家的技术支持下,兴文县竹产业发展迅速,建成全国首家创新竹日用品交易中心,推广销售酒店、餐饮、竹家居、竹文创等四大系列竹制品1万余种。同步配套线上商城,打造“兴文竹品”区域公用品牌,立足“买全国、卖全球”,2023年实现线上线下销售收入3800万元,开启了兴文竹农依靠科技赋能经济增长。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四川宜宾做大做强“竹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