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森林覆盖率实现持续增长,有林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1.26亿亩、10.33亿立方米和78.39%;
十年间,全面完成国有林区改革,高分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国有林区改革验收,总体评价为“优”;
十年间,瞄准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好、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生态功能区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大兴安岭林区的46%,绿野广阔、林海苍茫、河流润泽、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森工集团牢固树立“林区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的理念,坚守生态保护建设主责主业,弘扬和厚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不断提高生态保护建设能力,推进林区生态保护建设质量持续提升,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正在变为金山银山,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越来越秀美、越来越牢固。
培植的蓝莓喜获丰收
厚植绿色根基 聚焦生态保护建设主责主业
绿色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责任和潜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森工集团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把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摆在压倒性位置,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聚焦主责主业,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围绕发挥生态功能、提供生态服务、维护生态安全这一职能定位,严抓森林防火、林政资源管理、森林经营、森林管护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巩固生态保护建设成果,在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4月1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进入转型保护发展新阶段,20万林业人变身为守护森林的务林人。
“说实话,当初我和工友得知停伐的消息后,脑海里也有过‘不伐树以后干啥’的想法,经历过一阵迷茫期。”54岁的王铁昌是根河森工公司职工,1988年从父亲手里接过油锯,一直在采伐一线工作,他和助手一年最多采伐过2万多立方米木材,因此得到“万米采伐能手”的称号。2015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停伐仪式上,王铁昌和助手在根河森工公司乌力库玛林场伐倒最后一棵松树,正式结束了林区长达60余年的木材采伐历史,也终结了自己“采伐工”的生涯。
停伐后,采伐工队全部撤下,4331套采伐设备全部被封存。内蒙古森工集团将16510名木材生产战线职工依据年龄结构、专业技术特点等进行安置,充实到森林防火、管护、经营队伍和后勤服务单位。工资分配向一线倾斜,确保职工就业和收入稳定。数万名伐木工人放下斧锯,浩浩荡荡地加入到生态保护建设和林区产业转型发展的“主力军”中。
“不伐木了,我们都加入了植树造林的队伍,我们小工队一年至少植树1700多亩,一亩地可以植五六十株,最多的能达到120株。”如今,王铁昌已从“伐木能手”变成了“造林能手”。“我们夏天植树,冬天抚育。一边植树,一边研究怎么保证成活率。粗略估算,这7年我们小工队栽植的各类树木有84万多株。”
停伐后,内蒙古森工集团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在重点区域绿化、干旱阳坡等生态脆弱区造林,开展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态保护恢复综合治理工程,因地制宜,“见缝插绿”,7年间,累计完成森林抚育2901.9万亩、人工造林18.06万亩、植被恢复16.83万亩、退耕还林25.51万亩。森林资源年增长量达1200万立方米以上。
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有林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分别由开发初期的9547.65万亩、6.62亿立方米、60.1%,提高到12555万亩、10.33亿立方米和78.39%,相当于林区开发建设70年再造了一个大兴安岭。
防火瞭望员在观测森林
做绿色“加法” 生态保护不放松
冬日的内蒙古大兴安岭霜雪满山、银装素裹。
2022年11月14日,在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应急事务处办公室,党总支书记王晓奕看着森工集团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下发的《关于结束秋季森林防火期的通知》,如释重负地说:“11月15日,林区全面结束秋季森林防火期,在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了全年的森林防灭火工作,实现了连续64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阶段性目标。”
枝繁叶茂一百年,化为灰烬一瞬间。对于拥有10.67万平方公里生态功能区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来说,森林火险范围之广、重点防火期限之长、森林火灾隐患之高、森林防火责任之重,不言而喻。
全面结束秋季森林防火期,标志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2022年森林防灭火工作取得全胜,实现连续5年未发生人为森林火灾,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
成绩的取得,源于内蒙古森工集团始终将森林防火作为保护生态的主引擎,坚持“投重兵、打小火、当日灭、立大功”的扑救理念;源于坚决预防人为火、监测雷击火、堵截入境火,与属地政府,森林消防、航空气象部门等联防联动,形成天空地一体化防灭火体系;源于将“互联网+督查”系统广泛应用于森林防灭火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森林资源和经济损失。
森林病虫害又被称为“无烟的森林火灾”。内蒙古森工集团不断提升林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水平,签订森工集团、各森工(林业)公司、林场三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责任状;明确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苗木产地检疫率“四率”指标,有效推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管理综合平台建设。
仅“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230起森林火灾成功被扑灭,当日灭火率96.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1528万亩,全面完成“四率”指标。
内蒙古森工集团还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扩大自然保护地面积,推动自然保护区晋升,完成自然公园功能定位和范围划定,提供多样化优质生态产品和公共服务,积极争取纳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试点。
目前,林区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省(部)级自然保护区4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处、旗县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湿地公园12处、自治区级湿地公园5处;国家森林公园9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达2745万余亩。此外,林区还建立了湿地保护小区26处,受保护湿地面积945万余亩,湿地保护率达52.74%。
“4G基站建成后,手机通了信号,在山上值班也能随时和你们通电话、视频聊天,不用再追着信号满山跑了。”看着手机屏幕上满格的信号,徐刚的第一通视频电话打给了家人,报告这个喜讯。
徐刚是内蒙古森工集团伊图里河林业有限公司温河生态功能区59瞭望塔的防火瞭望员,大山里通了信号,让这个平日里不善言辞的大男人兴奋地直呼:“太高兴了!”
近日,随着最后一个4G基站建设完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的121个4G基站全部建成,目前正在陆续开通。
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批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建设121个4G基站。自此,内蒙古大兴安岭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建设拉开帷幕。深山里架起的这条信息“天路”,将使内蒙古大兴安岭的林场、景区、防火瞭望塔、重要道路、重点火险区的公网覆盖率从不足10%提升至50%左右,减少生态功能区公网信号盲区,提升绿色生态保护及防火通信保障能力,解决远山林场职工的现代化通信需求,为全面提升内蒙古森工集团信息化建设水平提供重要基础保障。
根河森工公司大兴安岭房车、自驾车露营基地——木屋别墅区
逐绿前行 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后,内蒙古森工集团快速响应,积极落实,全力推进国有林区改革,实现了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和民生、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改革目标。
国有林区改革5年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停伐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停伐木材产量583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资源消耗约1065万立方米。林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生态功能明显提升。社会职能移交全面完成,在先期完成林区中小学、医疗卫生、广播电视、森林公安等职能、人员、资产剥离移交后,2016年起又对林区计生、住房公积金、“三供一业”进行剥离,共移交“三供一业”及市政环卫等公共服务职能机构22个,剥离移交人员4411人。
2020年9月23日,对于林区来说意义非凡。国家验收组对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情况开展了实地验收。验收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国有林区改革验收评分为98.8分,总体评价为“优”,位列全国三省区第一名,高分通过国家改革验收。
内蒙古森工集团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57户试点企业集团之一,1995年挂牌成立。历经国有林区改革后,2020年恢复运营。这是中央对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顶层设计,是国家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重大实践探索,是自治区推进国有林区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林区跨入了新时代新阶段。
2020年至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高度部署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内蒙古森工集团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建机制、强功能、激活力,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全力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截至目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基本完成。
从全面推行政企、政事、事企、管办“四分开”,构建国有林区治理新体系,到恢复森工集团企业运营,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从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以98.8分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到全面启动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一次次改革成功的背后,都源于内蒙古森工集团一次次地探索实践;一次次华丽嬗变,将林区推向一个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内蒙古森工集团坚持生态优先,保持发挥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的战略定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内蒙古森工集团率先在国有林区开展碳汇项目开发交易,2014年,在绰尔、乌尔旗汗、根河、克一河、满归、金河6个林业局进行碳汇项目试点,2021年注册成立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行“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运营模式。截至2022年,林区累计碳汇交易销售额超过3516万元。
从“卖木头”到“卖指标”,内蒙古森工集团将林业碳汇转化为生态产品,实现生态产品货币化,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中和发挥了积极作用。
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内蒙古森工集团的探索实践远不止于此。2021年1月,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整合成立了产业事业部,统筹开展市场调研、产业谋划、经营管控和招商合作。组建碳汇公司、旅游公司、林下产品开发公司,因地制宜发展林果、林药、林菌、林蔬、林畜、驯鹿、水产等林下种植养殖业,推进沙棘、榛子等经济林培育,全力锻造绿色发展“主力军”。
内蒙古森工集团依托林区丰富的林下产品,致力于统一注册商标、统一产品标识、统一加工标准、统一精深包装、统一产品推介、统一价格供应,全力打造“冷极”品牌。
2021年9月26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下产品冷极旗舰店正式落户牙克石。“冷极山珍”“冷极冰泉”“冷极醇”……曾经“五花八门”的林下产品统一披上“冷极”盛装,赢得了广泛赞誉,产品销售持续走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内蒙古森工集团必将忠实履行发挥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的职责使命,念好“生态经”、唱活“发展戏”,不断提升绿水青山“颜值”,挖掘金山银山“价值”,真正把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让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安全稳定屏障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