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个月底,环境保护领域迎来了一桩大喜事。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即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简称CCER)千呼万唤始出来,时隔七年后,终于在北京迎来了重启。交易首日的总成交量超过了37万吨,总成交金额超过了2300万元。
在碳市场深耕的朋友应该知道,CCER和强制减排碳市场可以说是我国碳市场的“两个轮子”,后者已经在两年半前启动,首批仅纳入了电力行业参与交易,而这次CCER的启动,真的可以说是实现了所谓的双轮驱动。
而随着CCER重启,林业碳汇也再次成为资本市场的热搜词。岳阳林纸(600963)、永安林业(000663)、东珠生态(603359)等玩家的股价也终于在下跌多日后迎来了一波反弹。
要知道,我国每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超过100亿吨,在这个大市场中,林业碳汇能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吗?笔者今天带你来一探究竟。
一、增长潜力可观的蓝海市场
简单来说,碳汇指的就是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或机制。如果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等手段固定二氧化碳,就是我们通常提到的林业碳汇。
据笔者了解,要想参与到林业碳汇这个赛道中,无非就是两种模式:
一是将自有的林业资源进行CCER的审核备案,然后再向第三方出售减排指标,最终通过碳汇创收,收益全部归开发方所有。
二是通过设立一个具有林业碳汇代运营能力的公司,然后和地方企业合作开发项目,最终帮助中小林农实现碳汇的开发和销售,收益由项目方与业主方按照协商好的比例分成。
所以笔者开篇才提到,CCER重启,对林业碳汇来说就是久旱逢甘霖。据专业机构估计,如果CCER的价格能达到50元/吨,两年后,我国的林业碳汇可开发的规模就能超过3500亿元。
但是需要承认的是,国内目前的CCER项目主要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如风电和光伏。截至2017年CCER停止备案的时候,全国接近2900个CCER审定项目中,仅仅有97个林业碳汇CCER审定项目,占比甚至还不到4%,如果进一步拆分,林业碳汇中的造林碳汇数量最多(高达66个)。
那目前造成林业碳汇在CCER大家庭不被重视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门槛之高,高于上青天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主要是林业碳汇相较于可再生能源减排量小,而且开发周期较长(一般至少要有10个月),以及方法学要求严苛。
以碳汇造林项目的要求为例,项目活动的土地应该是2005年2月16日以来的无林地(不同时满足郁闭度≥0.2,连续面积≥1亩,成林后树高≥2米这三个条件),即在无林地上新造林,才能算数。
此外,非常核心的一点是,我国在2008年的时候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这就意味着其分散在林农手中,而单个林农开发碳汇的规模又很小,形成不了规模效应,成本较高,想实现收益基本上是痴人说梦。
所以,这才有了上一部分笔者提到的第二种林业碳汇的参与模式:大企业进行代运营和销售。现在,是不是知识点都串起来了呢?
三、利用好政策的窗口期
相关上市公司也在这条赛道上不断深耕,比如东珠生态最近就刚和铁岭市高层签署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林业碳汇资源开发)合同》,涉及的国有林地超过了90亿亩。
而像岳阳林纸,也是主动参与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成功交易5000吨碳汇,也积极搭建林业碳汇开发平台。据估计,明年年末的时候公司能签约林业碳汇面积达到5000万亩。
这么多的玩家参与其中,谁最终能脱颖而出呢?笔者觉得在行业门槛这么高的背景下,具有大量林地资源以及成熟林业碳汇开发团队的玩家或者能笑到最后。
除了前不久的CCER重启,就在去年三季度末的时候,国家也是印发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其中最核心的一句话,笔者认为就是要支持符合条件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并参与市场交易。
就这一句,就可以看出顶层对于林业碳汇的大力支持,毕竟这是在国内生态红线制度的背景下,盘活林业资产最快、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时也能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一箭双雕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上一篇:林业方案助力建筑业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