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任务,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福建省三明市是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自《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印发以来,中国林科院围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标,聚焦福建三明试点对人工林提质增效、林下经济高效栽培、林产品精深加工、碳票改革等方面技术需求,对低效林高效监测关键技术集成示范、珍贵化改培技术示范、毛竹林高效经营装备示范、林下经济高效培育和经营模式集成示范、竹/杉木基纤维新材料制备与应用示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等六方面,进行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示范,加快培育和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激发福建三明林业改革活力。
森林科学经营
实现森林质量再提升
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为目标,中国林科院助力福建三明在优化森林结构、改善森林质量、提高林分生产力等方面持续发力,充分挖掘森林资源的潜力和价值。
为持续释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红利,推动我国南方山区林区森林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以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周志春为代表的马尾松和珍贵树种培育技术研究团队,近年来与国内多个研究团队合作,针对福建三明等南方地区马尾松林质量不高、松材线虫病危害严重、森林碳汇功能弱等突出问题,积极探索马尾松人工林多功能培育模式,以提高生产力、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降低松材线虫病危害。
因地制宜,创新改培模式。团队采用带状皆伐、带状和局部不同强度择伐等方式,设计松林多种非均匀密度调控实验。选择楠木、木荷和青冈等珍贵树种,进行林下多种模式的补植和间种试验,提出适宜不同立地、不同采伐措施的松林改培模式。
改善技术,促进林分优化。通过开展抚育、施肥和密度调控对保留松木及补植珍贵树种干形冠形的影响研究,团队研发了林分密度调控、珍贵树种引入和混交培育、干形冠形调控等促进马尾松林提质增汇的珍贵化改培技术,促进构建优质、稳定、高效的异龄复层林。
推广应用,持续提质增效。团队通过林分改造,马尾松林的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景观丰富性和病害抵抗性显著增强,松林质量和生态功能得到精准提升。在福建省明溪国有林场,马尾松林下套种闽楠、南方红豆杉、木荷等珍贵树种的林分,已基本形成林分结构稳定、碳汇功能显著,兼具水源涵养功能的针阔混交复层林。目前,团队在福建三明营造的松林珍贵化改培试验示范林已有1000余亩。在改培技术的持续推广应用下,有望逐步实现我国珍贵木材的部分自给和进口替代,真正实现蓄宝于山、藏富于民。
高效监测与经营,助力低效林质量精准提升。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符利勇团队针对南方山地丘陵区人工调查森林资源成本高、效率低下,低效林诊断困难以及提质增效措施滞后等问题,提出大区域集体林使用卫星、小区域使用无人机的蓄积量快速监测方法。目前,已实现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编制材积表并快速精准估测森林蓄积量,不仅满足了森林资源监测需求,还可以结合森林生长潜力指标实现对低效林的早期诊断。针对由于林分组成、结构和市场波动等原因而形成的低效林,符利勇团队提出延迟采伐、优化林分组成结构、调整树种分布格局等多种营林作业技术组合“工具包”,形成无人机蓄积量快速提取和南方典型低效林提质增效等技术手册,支撑低效林质量精准提升,增强森林健康稳定性,增加营林收益。
聚焦特色林业
科技助力竹产业再增效
围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及“以竹代塑”科技需求,中国林科院以科技赋能福建三明竹产业发展,发挥竹林经济价值,强化专家团队对口帮扶,引导竹农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科学开展生产活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模式,实现竹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先进机械装备是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福建省作为多山省份,地形复杂、坡度起伏大、沟壑较多,竹林种植经营面积分散,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大量成熟竹材无法及时下山。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地形、地势和竹林资源特点,开发先进实用的采伐、运输机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以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张伟为代表的研究团队,积极开展竹林机械化采伐关键装备技术研发,助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林区竹林机械化程度低、竹林经营效率欠佳等问题,研究团队积极开展竹林机械化采伐机具和多功能作业机研发,进行多种机具采伐锯切毛竹效果的试验研究,分析不同地形坡面毛竹机械化采运技术模式。在前期采伐直径80毫米研发的基础上,继续设计伐竹直径小于等于140毫米的伐竹剪和伐竹锯机具。此外,团队研发了“空地一体化”的毛竹采运技术,编制了团体标准《毛竹采运技术规程》,与人工砍伐相比,生产效率可提高2—3倍,采伐成本每亩可降低300—400元。
针对现代林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行业纤维原料供应安全、节能减排降耗等技术需求,以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邓拥军为代表的清洁制浆造纸创新团队,多年来积极研发竹/木浆纸一体化关键技术,为企业实现节能降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位于福建三明的福建腾荣达制浆有限公司,其进口线设备老化、工艺落后,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节能减排压力。林化所清洁制浆造纸创新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杉木高效均质预浸、节能磨浆和废水高效处理等高得率清洁制浆关键技术,为该公司进口高得率生产线进行了技术升级改造,使得生产线产能从每天50吨提升到120吨,实现磨浆节能大于22%、化学品(过氧化氢)减量15%以上,为企业节能减排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国内进口高得率制浆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试点先行先试
推进“两山”转化再提速
从20世纪80年代率先拉开全国林改大幕,再到新时代在全国率先试行林票、林业碳票制度,作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策源地之一,三明市瞄准“两山”转化路径,先行先试、勇于突破,继续在深化林改上走在前、做示范,推动了林业发展、林农增收、林区繁荣,让林改春风吹绿万顷山林,探索出一条生态惠民的康庄大道。
近年来,永安市积极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利用林下经济弥补森林经营周期长、收益慢的劣势,大力发展种植灵芝、黄精等林源药用植物。2024年1—9月,全市林下种植总面积近1.32万亩,实现产值2.63亿元。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竹资源培育团队专家谢锦忠(右一)实地调研林下竹荪产业
为进一步使林下经济成为生态富民的“聚宝盆”,以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研究员谢锦忠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在乡村振兴中的智库作用,积极利用科技人才、平台设备等资源优势,加快福建三明等地区林下经济高效培育和经营模式集成示范样板建设,为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通过良种选育、水肥科学供应和林地生态管理等技术服务活动,团队明确闽中地区适生林下灵芝、黄精优良种源筛选,商品林下灵芝、黄精高效复合经营等任务清单,确定示范样板建设区域、目标及合作单位,并与相关企业建立产学研用长期合作关系,采取“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多方力量协同发力,共同发挥好科技支撑示范样板建设的推动作用。目前,研究团队已在福建省三明市种植灵芝总面积超过270亩,子实体干重每亩可达150公斤,每亩实现增收6000元,效益提升25%以上;种植黄精总面积超过450亩,产量每亩可达1000公斤,每亩实现增收4500元,效益提升15%以上。研究团队相关技术已在南方竹产区30余县推广5万余亩,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三明市集体林改实践中的林业碳票创新成果,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采纳和推广,“碳票”变“钞票”案例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发布。
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探索方向之一,从2021年5月至今,全国已有近30个地区(省、市、县/区)开展林业碳票制度建设与试点探索,对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是森林“碳库”作用的市场化表现。然而,当前林业碳票制度仍处于各地自发初步探索阶段,项目开发和交易量规模有限,还存在有价无市、额外性争议、“脱实向虚”风险等问题与挑战,亟须优化林业碳票制度,以促其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以中国林科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吴水荣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围绕森林资源与环境经济领域,从林草资源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与“两山”转化、林业碳汇项目审定核查与市场交易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研究团队前期参与了地方林业碳票制度设计并跟踪林业碳票实践进展,赴福建三明、云南石屏、安徽淮北等多个地区开展了大量实地调研,与福建省三明市林业局、福建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福海峡(平潭)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开展了林业碳汇项目审定与核查等多方面合作,积极推进林业碳票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并撰写了《林业碳票制度的发展、挑战与对策》调研报告,推进建设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验示范样板。
强化科技赋能
推进集体林改再出发
为充分发挥林草科技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支撑作用,中国林科院作为国家级林草科研机构,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建立由首席科学家领衔,以青年科技人员为骨干的科技服务队伍,集聚全院力量开展工作。为保障专家组顺利开展技术服务,中国林科院在福建三明设立中国林科院科技服务林改三明工作站。第十九届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暨2024海峡两岸(永安)竹博会期间,中国林科院分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彭继平出席永安市闽台融合暨“以竹代塑”项目投资战略推介会,并为工作站揭牌。专家工作站的成立,将对加快培育林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林业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提质增效注入源头活水。新一代林业科技工作者也将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为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更好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贡献科技力量。
多年来,一代代林业人秉承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科学树木、厚德树人的林科精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换来满山翠绿、硕果累累。中国林科院作为我国林草科研国家队,将持续贯彻落实《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部署要求,在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下经济、林产品精深加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和竹林机械装备等方面做好科技支撑,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和共性难题,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集成示范点,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探新路、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