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走进常宁市西岭镇平安村的油茶基地,一望无际的油茶林连绵起伏,一株株绿油油的油茶树上,偶有茶苞点缀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如一颗颗淡绿的宝石。而小镇的油茶产业也如同这一棵棵茁壮成长的茶树苗一般,沐浴着科技的暖风,汲取着市场的甘霖,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从一种农作物到一个农产业,村民腰包鼓了
平安油茶小镇位于常宁市东部,涵盖西岭镇平安村、小松柏村和荫田镇丛保村、三湾村等11个自然村,是常宁茶油主产区之一。小镇总面积达30万亩,种植了20多万亩的油茶林,油茶已经成了这个小镇的“绝对主角”,而“一亩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这样一句直白朴素的俗语,也成为油茶经济惠普这一方小镇的生动写照。
2014年,仅靠打零工为生,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周贻七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干部的支持下,他承包了村里油茶基地的20亩油茶林进行管理养护,仅劳务管理这一部分收入每年就达到5000元,再算上日常养护工资、土地流转承包金和股权分红,这一年下来就可增收2万余元,2018年周贻七顺利地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在镇里,像周贻七这样依靠茶林管理劳务和年底分红而鼓起腰包的农民还有很多。该镇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通过“政府得生态、企业得效益、贫困户得实惠”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农户把自己的山地流转给公司,公司又把种植基地承包给农户管理,农户既能得到土地租金,还能参与油茶林管理工作,收入来源稳定且多样。
“村里3000亩油茶树,预计今年能产鲜果30万公斤,按照每亩产值2000元计算,年总产值有望达到600万元。”常宁市西岭镇平安村党支部书记周法文介绍,村里采取“公司+庄园+农户”的管理模式,安排当地村民家门口就业,预计每亩油茶林每年能为村民带来2000元的增收。
产业链条无限延伸,看一颗油茶树的“72变”
过去,常宁茶油更多偏向于食用,而现在的常宁茶油在向更加广阔的领域探索。
“以前,油茶树主要是采果榨油,榨油后的茶饼基本上都丢到田里做肥料,附加值不高。现在通过科技研发,我们把一颗油茶果全部利用起来了。”大三湘负责人周新平向记者介绍说,现在采用脱壳精制方法榨油和制作精油后,可以用脱下的茶籽壳磨制香粉,榨油后的油饼制作茶籽粉,再用茶籽粉和精油进行精深加工,做茶籽皂等洗涤、洗浴用品和高档化妆品,让油茶果的价值得到有效发挥。
据悉,为了进一步挖掘油茶的经济价值,延伸产业链条,西岭镇集中引进“大三湘”“中联天地”“殷理基”等20余家油茶龙头企业,利用科技力量,深挖“一个果”“一棵树”的潜在价值,同时在油茶林下套种烟叶、油牡丹、尾参等经济作物,在林中散养“茶山飞鸡”,实现林下最大化收益。
如今,茶油真正成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黄金油”。2018年,西岭镇实现生产总值8.12亿元,其中油茶产业产值就达6.17亿元。
当传统种植业邂逅乡村旅游,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借着这一抹茶油香,西岭镇平安村不仅打通了油茶产业的链条,还劲吹起了一股发展文旅经济的风潮。
五一期间,走进油茶小镇核心区平安村,十里沙江绕村东流,潺潺溪水推动水车旋转,古井、古树、古桥经过岁月沉淀和风霜的洗礼,散发着令人沉醉的韵致……漫步其间,仿佛游走在一幅古香古色的山水画中。放眼望去,整个镇里,慕油茶之名而来的游客数不胜数。
近年来,西岭镇加快“油茶+生态+旅游”融合发展,让村里的农民不仅能喝上“黄金油”,还可以吃上旅“油”饭。
“为了让广大游客进一步了解油茶文化,每年收获时节,小镇会专门向游客展示古榨工艺,除此之外,清明前后可以采摘茶耳,深秋可赏油茶花、喝油茶花蜜。”平安村党总支书记周法文介绍,近年来,为了满足游客们的需求,小镇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打造出一个集油茶种植、油茶观光、油茶摄影、油茶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小镇;现在前来旅游的游客们除了一观镇内20多万亩郁郁葱葱的油茶林以外,还能了解油茶产出过程,品味原汁原味的油茶特色美食,并购买纯天然的油茶商品。
据了解,为提高村民们的旅游服务意识和水平,2019年平安村还开办“农民夜校”,围绕如何办农家乐、建民宿、当导游等内容进行系统化培训。如今,镇上的油茶文旅产业每年吸引20万人次,村民年增收可达3000万元。
从一种油料作物到一个地方特色产业,在常宁油茶小镇里,一棵油茶树的产业融合文章正在各方的努力下,越写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