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与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依托独特的自然优势,开展澳洲坚果种植,促进农民增收,特色产业成为地区经济破局的关键力量。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聚焦“科技兴边、职教赋能、坚果富民”,为两县澳洲坚果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贡献力量。
科技兴边助力坚果产业发展
西盟县与江城县澳洲坚果种植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局面,离不开技术的持续发力。自2020年起,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依托中央财政林草科技项目,深度开展“校地结对帮扶”,融入西盟县与江城县的产业发展脉搏。
整合资金打造示范基地。学校整合了澳洲坚果提质增效技术推广示范、澳洲坚果丰产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等项目资金,以及乡村振兴发展专项资金,高标准打造了2个总面积超500亩的示范基地。
实地手把手传授先进经验。学校组建了以张朴仙教授为核心的专家团队,考察农户需求,频繁穿梭于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指导,手把手教农户实操技巧,将先进种植技术与科学管理经验传递给每一位从业者。
面对品种落后、树势衰弱、产量低迷等产业发展瓶颈,学校专家团队精准推广良种嫁接、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技术,坚果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提升了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技术“组合拳”成果显著。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学校技术辐射2县10余个主栽地区的乡村,总计面积2000余亩,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其中增加种植户收入800余万元,极大地推动了两县澳洲坚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
为产业发展注入职教力量
人才是创新的源头,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支持。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自身深厚的林科底蕴和专业优势,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多元模式,与两县澳洲坚果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为产业发展注入职教力量。
在课程设计上,学校采用了“理论+实践”“课堂+基地”双重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壁垒,将课堂教学融入基地实践。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校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开展顶岗实习,深入一线锻炼专业技能,积累了相关经验。
学校还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策略,根据产业需求,在经济林培育与利用、林业技术、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专业教学中,增加了澳洲坚果栽培、加工、销售等课程内容,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让产业所需即学生所学。
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
目前,在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全方位助力下,澳洲坚果已经成为两县特色经济增长的核心源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攀升,农户通过参与坚果种植、加工和销售等,提高了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在推动经济发展进程中,生态保护同样成效卓著。澳洲坚果树作为常绿乔木,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功能,学校助力坚果形成产业化模式,促进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度融入西盟县与江城县的发展脉络,与当地澳洲坚果产业携手共进。从示范基地的成功搭建到先进种植技术的广泛普及,再到人才培养体系的逐步完善,双方合作成效显著,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与可持续进步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样本。
展望未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将凭借自身优势,持续助力两县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生态产业品牌,让“科技兴边、职教赋能、坚果富民”的故事续写新的辉煌。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新疆于田的玫瑰治沙又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