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专项是“十三五”我国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部署,以支撑国家木材安全、生态安全、绿色发展和三区(山区、沙区、林区)经济发展为目标,确定速生用材、珍贵用材、工业原料等树种为对象,按照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一体化组织实施的思路,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创新与区域技术集成示范3个层次,共部署14项重点任务,涉及26个项目。
5年来,速生用材高效培育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多项成果已在我国生态建设中广泛应用。
桉树大径材长短周期复合与可持续经营技术
桉树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工业用材树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集成桉树立地选择、树种选择、林分空间结构调控、免炼山、免耕等定向培育和生态经营技术,创新提出桉树大径材培育长短周期复合经营模式与桉树-珍贵树种(红椎、大叶栎)混交林可持续经营模式。
在同等立地条件下,一个周期为20年的桉树大径材培育长短周期复合经营,其经济收益为传统短周期经营的1.8倍。在桉树-珍贵树种(红椎、大叶栎)混交林可持续经营下,混交林的平均胸径比桉树纯林增长了15%,珍贵用材林的木材价格远高于桉树木材,经济价值大幅提高。同时,混交林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更好,林下植物种类增加了20%。
该成果适用于广西、广东、海南等桉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重点地区,有效解决了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增加林分蓄积量和综合效益。广西高峰国有林场、七坡国有林场等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南方松树脂材兼用林培育技术模式
马尾松、湿地松、云南松等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采脂树种。针对高产脂良种不足、采脂年限低、林分产量和质量不高等难题,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集成良种壮苗技术、造林技术、抚育间伐技术和低频采脂技术,构建了南方松树脂材兼用林培育技术模式。
该技术模式选择高产脂良种或速生良种造林,林龄大于10年(湿地松林龄大于16年)、胸径大于16厘米,无大范围病虫害发生时采脂。同时采用低频采脂新技术,比常规采脂方法平均单株年总产脂量增加20%,采割年限可延长一倍,并且对木材的总生长量影响较小,提高了林分整体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该技术适用于我国南方松树的主要栽培区,有效提高了马尾松、湿地松等南方松树单位面积的木材和松脂产量。目前良种及配套造林技术已在江西、广西等地推广应用,低频采脂技术在江西范围内得到普遍应用。
泡桐速丰林丰产栽培技术
我国泡桐速丰林丰产栽培事业近年发展迅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集成良种选择、容器苗造林、水肥管理、密度调控、丛枝病防治技术和人工接干等技术,构建了泡桐速丰林丰产栽培技术,突破了品种选择、壮苗繁育等技术瓶颈。
该成果采用速生优质抗病的泡桐种间杂交良种营造的林分,比用非杂交良种营造的林分胸径增加25.6%-50.3%,树高增加62.5%-165.8%,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加21.6%-98.1%。泡桐容器苗上山造林降低了造林费用,同时无缓苗期,栽后无风倒现象。采用抗丛枝病品种造林,5年生林分泡桐丛枝病发病率由41.8%下降到8.3%,用人工接干技术可使泡桐林分的树高增加135.2%-310.5%,兰考泡桐剪梢接干比对照树木的胸径、干高生长量分别提高27.7%、64.4%。
该成果适用于我国泡桐主要栽培区,已在华北地区、黄淮海流域、长江流域、长江以南地区等推广应用1万多亩。